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 it分裂构式主要用于凸显话语或句子中的某一种成分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作为一种常见构式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之中。本文引入体验认知语法这一视角,在对it分裂构式的句法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容器图式、焦点-背景和舞台模型理论分别考察了it分裂构式的体验认知理据,以及它在体验认知视角下的内部语义特征,研究表明该构式具有体验性。
关键词:分裂构式;体认语言学;容器图式;焦点—背景;舞台模型
1
0 引言
it分裂构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句法结构和焦点标记段,历来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该构式主要用于凸显话语或句子中的某一种成分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常采用“it be+(强调成分)+that/wh-…”结构以达到强调或使人特别关注该成分的目的,这就是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分裂构式。正如Jucker[1]所言: “分裂构式将成为检验一切语言框架的试金石”,分裂构式的语义属性和句法特征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不少学者从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构式语法角度等角度对该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形式和功能层面入手进行分析的,通常是基于语言学一般理论的视角进行的,多以带有本体论色彩观点的语义学和句法学理论为指导,以描写其表层语义及句法特征为导向。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相关理论探索中诸多带有认知色彩的以解释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也日渐赢得关注,其与体验哲学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为此,本研究引入体验认知语法这一全新的视角,在对英语it分裂构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其体验认知基础以及语义特征做出新的阐释,彰新旧理论范式赋予该构式的不同解读。
1it分裂构式的界定
it型分裂构式是一种焦点凸出的句式结构,国内外学者对分裂句也作出了各自的定义。最早提出分裂句这一概念的是 Jesperson,[2]他认为分裂句中“it…be…that” 是外位成分,其作用是突出句子的某一成分,这种句型之所以被称为“分裂”是因为一个句子被分割成两部分,其中每部分带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我国语法书将分裂句定义为一种强调句型,它通过把句子的不同成分纳入表语位置达到对该成分强调的目的。[3]一般来说,语言学界中所称的英语分裂句是指“It + be + that + S”这一结构的句子。这一句法结构将一个句子割裂成两个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强调一个成分。一般情况下句中的主语、宾语、状语等均可在分裂句中得以强调从而成为信息中心。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分裂句的灵活性使得它能用来强调句子的不同成分。综上,it分裂构式只是通过线性结构排列顺序的改变引起语义侧重的变化,从而突出强调被前置的部分。
2 体验认知语法的理念
若说当今有第三次语言学革命的话,当属目前的认知语言学,[4]该流派坚持“现实—认知—语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语言首先是现实的产物,然后经由人们的认知世界进行加工,最后才能形成语言,因此语言是长期体认的结果。[5]体验认知语法也被译作“具身认知语法”,其核心观点集中在“体验”二字,指人的身体、感知系统,以及其与世界互动获得的直接经验,与基本认知域对应。体认,意思是体会、认识,通过体验观察去认识,强调人的身体和感知系统,以及在身体力行中其与世界互动获得的直接经验。“体”与“认”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将体认解释为“体察和认识”,这正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相吻合,即“基于什么体验”“主要体验什么”“以什么方法体验”进一步深化和思考了语言唯物观,“体”为客观体验,“认”则为主观认知。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认”是“体”的外在表现。
体认语言学使唯物论重新回归语言学研究的殿堂,语言是在人们与现实世界体验互动和认知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只有有在人的“认知”作用下,“语言”才可能与“现实”发生联系,世界里的范式经过人们反复的认知形成相对固定的图式,该图式最后被沉淀下来成为语言中的固定句式,而这种句式又会回到现实世界中发生变化,然后再次回到语言的层面。本文以体认语言学思想为基础,强调认知语法的体验性,并以此为基础对it分裂构式的体认过程进行阐释,阐明分裂构式是人类认知经验的结果。
3 it分裂构式的体认性
3.1容器图式对it分裂构式的解读
容器图式容器,是一个有具体的界限、包装或装载其他物品的独立空间,容器图式就是指与之相类似的一种图式。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由皮肤包裹以致与外界隔绝的三维容器,具有“里—外”之分,这种里外空间经验,是人类由其身体结构所直接体验到的一个简单空间关系,经反复体验,在心智空间内形成容器图式。容器图式有赖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外界进行的感知互动体验,反复的感知体验被提取并存储为容器图式,成为理解相关抽象概念的基石,因而获得了对外界具体及抽象概念进行虚拟边界化的能力。
容器图式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认知主体在身体体验的基础上,利用it分裂构式成分,对强调主体无意识的划界分组操作。在容器图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该假设:分裂句的It be+…+that/wh-结构是一种“容器边界+内部容纳物+容器边界+容器外部”的特殊结构。其中的分裂句中的被强调成分是容器的内部,it+be…+that/wh-构成容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边界,过渡词之后的分句则是该容器的外部。容器图式具有的一个重要逻辑推理是: 容器内物体要受到容器边界的限制。受完型心理的驱使,人类倾向于对外界事体进行整体性认知,[6]此时心智空间内将it分裂构式进行容器图式的投射以赋予强调部分边界使之成为整体这一操作成为主要手段。
综上,经容器图式的投射及模拟操作后的it分裂构式,被强调的内容具有了边界性概念。但此处的边界并非总是客观实际上的边界,而是基于人的认知在概念上划定的虚拟的边界。这种由边界隔绝的“里—外”逻辑结构被投射至现实情境或话语,认知主体开始在心智空间进行相关的图式模拟,受情绪及身体体验的影响,人类天然地较为关注容器“内部”事物,便自然地将注意力转移至此,其实也就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容器内部“被强调”的事物。
3.2 焦点—背景理论对it分裂构式的解读
焦点—背景理论,所谓的“焦点”是我们在视觉信息中感知到的事物中突出的实体,“背景”则是独立存在而衬托焦点的东西。早在1915 年丹麦著名心理学家Rubin,提出了“脸与花瓶幻觉图”,类似有圆方柱子和左鸭右兔图等说明焦点和背景概念。人们无法同时观察两者,是因为人们的大脑无法同时对一个整体中的两部分进行视觉信息组织,这就是焦点—背景分离原则,它可以运用到语言信息组织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解释力。
实际上,分裂构式的特殊结构,是人们已经自觉地形成了焦点—背景结构的认知。正如文旭认为任何语言运用包括对任何一种句式的选择和运用都受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支配,在语言组织过程中,将焦点用特殊的结构强调,这与人们的认知体验是离不开的。[7]当说话人希望受话人特别注意话语中某个信息片段时,会通过某种手段在受话人心理场中形成句中图形与背景的对立,自动地将受话人的注意力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8]而it分裂构式正是形成这种焦点—背景的对立。
在分裂构式中,任一部分前置到 it be… that 之间后,从隐喻思维的角度看,被强调成分具有面积较小和闭合等特点,从而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达到了激发受话人的无意注意的目的,实现突显的效果。在焦点/背景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该假设:分裂句的It be+…+that/wh-结构是一种“触发语+焦点+过渡词+背景”的特殊结构。其中的 it构成图形触发语,分裂句中的被强调成分是该句的焦点,that或wh-等连接词是图形与背景之间的过渡词,过渡词之后的分句则是该句的背景。综上,在it分裂构式中,被前置的强调部分毫无例外地都是词组,符合图形的面积小和闭合等特点,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其余部分则构成背景,也就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图形部分。
3.3 舞台模型对it分裂构式的解读
分裂句是一种能够实现强调功能的句法手段,而哪些信息能够占据该位置成为所谓的信息焦点呢?显然只有足够突出的信息才能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信息焦点的选择与其突显度有关。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叫突显原则。本文认为运用舞台这个隐喻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释it分类构式中凸显成分和说话者及听话者之间的互动感知过程。Langacker认为人类基本经验的认知模式是形成典型句法结构的原因,他提出了两种隐喻的认知模型,即 “弹子球模型” 和 “舞台模型” 。[9] Langacker 将舞台模用图示形象描写,请见图1。
图1:舞台模型(Langacker,2000)
如图所示,台下观众(V)注视前方舞台表演区(OS),形成视野 (MF),表演区的演员或者布景等是注意的焦点(F)。形象地说,该构式反映了人类作为观众的视觉感知过程:分裂构式中的被强调成分就像舞上的演员、道具或者表演者的动作、表情等,而强调标记(it be…that)就如同追光灯,照亮或者聚焦凸显成分,引起台下观众注意。我们可以假定舞台是由边缘区、过渡区和核心区构成的,在it分裂构式中,it…that之外的可以称为边缘区(大辖域),it be…that可以看作舞台的过渡区(中间辖域),而被强调的部分就是核心区(小辖域),该构式也反映了认知中的识解过程,语言从核心区的出发,由内而外,由小辖域到中间辖域再到大辖域逐层而行, 同时也体现了认知上的突显特征。[10]匡芳涛和杨坤阐明英语分裂句使用强调标记将凸显成分置于一个固定的主要突出位置,而其他小句成分位于次突显的位置,[11]因此it分裂构式将“表演者”请上it be…that构成的舞台,包含了说话者所要凸显的内容,听话者的注意力会马上被吸引,在听话者过滤信息时,自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被强调部分,将听话者带入相同的情境,其余成分则退居为背景,从而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虽然认知凸显的过程中,大脑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舞台上的表演者”,使其成为认知焦点,但是感知过程和结果必然受到认知主体视角的影响。同一个事件,或者说同一个“舞台”,人们观察、认知和注意的角度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焦点。说话者基于不同的认知视角选择和安排信息,可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表征,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感知。当人们根据信息的突显度对其进行语言加工后同一事件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也正是为什么针对同一场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分裂句来进行描述。可以说分裂句的生成受到突显观的影响,可以根据身体体验选择性地凸显主角、时间、地点等因素,也带给给听者不同的感受感知。
总的来说,按照舞台模型理论,人们将注意的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说话者会根据个人主观意愿和交际需要对同一事件中多种特征进行意向性内容选择凸显列入分裂构式内,接着听话者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
4 结语
本文由体验认知语法作为切入点,考察了it型分裂构式建构的体验认知理据及其在体验认知视角下的内部语义特征的解读。研究发现,这一构式的建构可从体验认知角度的多方面进行解读: 其一是容器图式及人的边界性为it分裂构式机制提供一定的解释,强调部分作为一个 “容器内部” 的实体而获得关注;其二是在身体验基础上的焦点—背景理论下,分裂构式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被强调的焦点部分。其三是作为一种焦点标记手段,分裂构式的认知基础是概念突显,人的感知意向性给所要强调的事物赋予边界,引起听话者的关注,满足人们对于焦点信息的需要。综上所述,分裂构式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与规律,也反映了人的身体体验及感知意向性在言语表达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言之,分裂构式的语义及结构具有体验性。
本研究仅是一次初探之举,尚有些许不足之处,如对分裂构式的特征及基本逻辑的总结与归纳,仍待完善改进。今后将继续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别对分裂构式分类下各类构式如 “wh-分裂构式、“反向wh-分裂构式”和 “all分裂构式等进行具体全面的考察与深析。希望本文能对分裂构式的深入研究有微小推动,并能通过此角度的切入展现出作为认知语法新增长点的体验认知角度对语言现象的强大解释力及应用性,为英语语言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及视角。
参考文献:
[1] Jucker, A. Book Reviews on Collin's Cleft and Pseudo-cleft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6(26):699-702
[2] Jesperson, O. Analytic Syntax [M].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37.
[3]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杨朝军,杨更前.体认概念下的非人称构式[J].外国语文,2023,39(01):10-19.
[5] 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1-5.
[6] 刘辰诞. “界”与有界化[J].外语学刊, 2007( 2): 53-58.
[7] 文旭,匡芳涛.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J].外语教学, 2004(01):
10-14.
[8]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35.
[9] Langacker, R.W.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 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 1991.
[10] 杨朝军,杨更前.体认概念下的非人称构式[J].外国语文,2023,39(01):10-19.
[11] 匡芳涛,杨坤.英语分裂构式的语法化及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 2012(1):49-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