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外源性拮抗人舌癌细胞SCC9中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蛋白对人舌癌细胞SCC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及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RT-PCR)分别从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检测小分子肽ATWLPPR(A7R)对SCC9细胞NRP-1表达的影响,利用细胞计数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拮抗NRP-1蛋白后对SCC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A7R拮抗后SCC9细胞NRP-1的mRNA水平下降而蛋白表达未见明显下降,同时对SCC9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而对SCC9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外源性拮抗NRP-1可促进SCC9细胞凋亡。
简介:目的:利用小分子肽ATWLPPR(A7R)对人舌癌细胞SCC9进行靶向拮抗其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研究其对人舌癌细胞SCC9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NRP-1蛋白在舌癌组织及人舌癌细胞SCC9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小分子肽A7R对SCC9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及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相关上皮、间充质标记蛋白的mRNA表达变化,研究小分子肽A7R对SCC9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NRP-1在SCC9中呈高表达,A7R拮抗后SCC9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同时SCC9细胞上皮相关标记蛋白(E-cad,β-cate)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间充质相关标记蛋白(snail,FN,琢-SMA)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外源性拮抗SCC9细胞NRP-1可抑制其迁移能力并影响其细胞分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sa_circ_0000231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舌癌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6~84岁),唾液标本来自同时期的10例舌癌患者,以及10名健康志愿者(男5名,女5名,年龄40~75岁),3株舌癌细胞为TSCC常用工具细胞(CAL-27、Tca-8113、HN-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60对新鲜配对TSCC组织、10对唾液标本及3株TSCC细胞系中的hsa_circ_0000231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hsa_circ_000023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选择敲低效率最高的细胞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细胞计数试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和划痕试验,研究TSCC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能力;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与TSCC细胞共培养,WB检测并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比较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hsa_circ_0000231在TSCC患者组织、唾液标本及细胞系CAL-27、Tca-8113和HN-4中高表达,配对癌旁组织、健康人唾液标本及正常人类口腔黏膜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中低表达(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sa_circ_0000231表达水平、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级与TSCC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sa_circ_0000231表达水平(χ2=5.77,P=0.016)和T分级(χ2=5.27,P=0.029)是T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子。WB显示,敲低hsa_circ_0000231表达可以显著提高CAL-27和Tca-8113细胞中EMT相关蛋白即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降低Snail、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Bcl-2、MMP-9和CyclinD1的表达被抑制,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与干扰组TSCC细胞共培养后,干扰组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趋势被逆转;细胞功能学证实敲低hsa_circ_000023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CAL-27和Tca-811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使用LiCl逆转了hsa_circ_0000231促进CAL-27和Tca-811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显示使用LiCl处理过的皮下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明显大于hsa_circ_0000231敲低组。结论hsa_circ_0000231是TSCC的独立预后因子,hsa_circ_0000231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舌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简介:目的在掌握癌细胞生长机制、建立癌细胞模型所需条件及方法的基础上,判断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酮体占高供能比例条件下,癌细胞生长是否受到抑制或者停止生长,正常细胞生长是否受到抑制。对比癌细胞在葡萄糖和酮体供能的两种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记录在依靠酮体供能条件下,实验对象体重变化。间接验证酮体疗法饿死癌细胞的可行性,帮助临床对癌症治疗的研究。方法取16只6周龄正常小鼠,背部接种肿瘤细胞悬液后分为A、B两组,6日后开始每3日记录小鼠肿瘤长径a和短径b,并记录小鼠体重,A组饲喂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物质的a营养液,B组饲喂以酮体为主要能源物质b营养液,一个月后记录肿瘤大小及小鼠体重。结果饲喂酮体饮食小鼠组体重无明显下降,个别小鼠肿瘤直径大小平均下降0.8cm,肿瘤大小较喂养葡萄糖组小且饲养葡萄糖组小鼠肿瘤仍不断增大至个别小鼠死亡。结论酮体抑制癌细胞生长且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酮体治疗癌细胞于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湖南医科大学茶与健康研究室硕士生最近在研究中发现,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可诱导癌细胞“自杀”。赵燕在我国茶与健康研究、植物生化与肿瘤学专家的指导下,分别对人胃腺癌细胞、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生长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均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其中未经发酵的绿茶抑癌作用最强,半发酵的乌龙茶次之,全发酵的红茶再次之,且不同产地的不同茶树品种和茶中的加工方法不同,其抗癌强度有异。她还发现茶多酚及儿茶素单体诱导细胞调亡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这项跨学科研究,揭示了茶叶抗癌新机理,并且为人类从天然植物中筛选高效、低毒抗癌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