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曲棍球是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统曲棍球运动由“马球”和“步打球”演变而来,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达斡尔族较好地传承发展了传统曲棍球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莫旗曲棍球运动事业蓬勃发展,填补了国家竞技体育项目的空白,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增强全民体质作出了贡献。曲棍球事业的发展,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族体育事业的关心重视,是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团结合作、拼搏奋斗,共同创造的体育佳话,闪耀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各族运动员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本文通过介绍曲棍球运动的前世今生,挖掘莫旗曲棍球运动展现的精神力量,试图探索发扬曲棍球运动精神、建设好北疆文化的根本路径。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判断在冰上曲棍球比赛和训练中牙齿和上颌面损伤的发生率、原因、性质及评估防御面具的作用。收集了1991~1992年间芬兰冰上曲棍球运动中发生的牙齿和上颌面损伤的资料。这些资料均来自这几年已被保险公司报道的冰上曲棍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其中包括479例在冰上曲棍球运动中损伤的队员.他们受到650种不形式的损伤。最常见的牙齿损伤是简单的牙冠骨折,它几乎占上颌面和牙齿受伤病列数的43.5%,所有这些简单牙冠骨折.大约70%是在比赛中由棍球棒致伤的人数大约是训练中的3倍。在受伤人数中只有10%的受伤者戴了一些有保护性的护具。可以认为,在冰上曲棍球比赛中硬性使用护齿、面部护具或者加紧实施一些保护规则是可以减少牙齿和上颌面的损伤。
简介: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幼儿时期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初步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时期的体育也被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棍球运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运动,本文以五到六岁的幼儿为研究群体,对幼儿棍球运动意义和策略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简介:检查女曲棍球运动员的受伤形式并加大区分不同位置上的受伤率,首先假设守门员的受伤率最高,其次为前锋。方法:对中学,大学和国家队(共158人)统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年龄、身高、体重、)与曲棍球运动有关的信息(训练水平、训练年限和所用场地地面),受伤史(受伤类型、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的严重程度)和背痛的信息。受伤率为每一训练年统计一次。结果:受伤率最高的部位为下肢(占57%),下面依次是头或脸部(占34%)、上肢(占14%)和躯干(占1%)。从受伤形式上看,最多为脚踝扭伤,依次为手部骨折和头或脸部受伤。从场上位置看,守门员的受伤率最高(每一训练年为58%);其次受伤率最高者为中锋(每一训练年为36%)。在本研究的所有样本中有50%的队员曾有背痛,其中最普通的部位为腰部。结论:在曲棍球比赛中,不同位置上的队员的受伤率是不同的。在每一个位置上的急性受伤的形式也不同。头和脸部受伤者很高也应引起注意。尽管这些伤大多是较轻的,但是一但发生重伤将很严酷的。既然这些受伤形式不同,那么应当对练习位置导致受伤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