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膝关HSS评分,评价病灶刮除术和段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探讨在膝关周围巨细如何选择合理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膝关周围巨细患者,记录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出血量、随访术后患者的复发率、膝关HSS评分。结果刮除组平均切口长度短于切除组;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刮除组与切除组之间复发率及膝关HSS评分优良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刮除术后患肢功能好,复发率高,而段切除术后患肢功能稍差,复发率低。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手术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酒精灭活复合假体治疗膝关周围巨细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64例膝关周围巨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组与复合组,每组均为32例,手术组应用假体治疗,复合组应用酒精灭活复合假体治疗,术后随访2~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STS评分,复合组高于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优良率是78.1%,复合组是93.8%,复合组高于手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1.9%,复合组是3.1%,复合组低于手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酒精灭活复合假体治疗膝关周围巨细的中期随访结果满意,较单纯假体治疗相比,可明显提升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酒精灭活瘤段骨 假体治疗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 中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体刮除术和大块切除术用于膝关周围巨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82例膝关周围巨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刮除组(40例)和切除组(42例),刮除组患者采取体刮除术进行治疗,切除组患者采取大块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Enneking评分。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两组复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除组比较,刮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术后Enneking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膝关周围巨细患者应对依照患者的损坏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体刮除术能够在不影响支撑情况下有效的将肿瘤切除,是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瘤体刮除术 瘤大块切除术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 临床疗效 Enneking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良恶性腱鞘巨细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膝关良恶性腱鞘巨细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主要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肿块伴不同程度肿胀、疼痛,其中18例为局限型,9例为弥漫型,1例为恶性腱鞘巨细,X线及CT、MR上均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结节肿块影,4例伴有关节缘骨质压迫、侵蚀性改变;CT检查优于X线,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较大病灶可伴坏死、囊变及出血,MR上信号多样,可显示本病含铁血黄素特征性双低信号征;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膝关良恶性腱鞘巨细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MR对于本病确诊具有明显独特的优势。

  • 标签: 膝关节 腱鞘巨细胞瘤 影像学 分析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较差,语言流利,定向力、记忆力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颅脑CT表现(图1):右侧中颅窝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大小约4.29cm×5.64cm×4.93cm,CT值约24.5HU,右侧蝶骨大翼和小翼、右侧蝶窦外侧壁、右侧颞骨颞颌关节面及右侧中耳骨质广泛破坏,右侧外耳道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填充.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颅骨 磁共振成像 CT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巨细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康复率高,43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巨细是最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对于位于关节附近、脊柱、骶骨和骨盆部位的巨细,单纯外科治疗充满挑战,近年来,药物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双膦酸盐和denosumab在巨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 denosuma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巨细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24例中股骨10例、胫腓骨3例、髌骨1例、颈椎1例、髂骨3例、骶骨1例、桡骨3例、肱骨2例。全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压痛。大多数患者有外伤史。结论通过分析巨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总结出对巨细的诊断要点。偏心性的膨胀性骨质缺损区,粗细不等的小梁呈“肥皂泡”样改变是巨细的x线典型特征。

  • 标签: 骨巨细胞 临床表现 X线征象
  • 简介:巨细是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好发于东亚人群,通过规范的外科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对于特殊部位和难治性巨细,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巨细临床循证诊疗指南》,就诊断流程、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医疗情况而定。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骨肿瘤 指南
  • 简介:目的观察巨细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3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切除+碘酊、酒精局部灭活+水泥填塞术14例,肿瘤段切除+人工金属假体置换术4例,截肢术2例,肿瘤切除+病灶清除术2例,肿瘤刮除+植术1例.结果治愈20例,死亡3例.术后随访2年~7年5个月,平均3年6个月.结论我们提倡GCT采用临床、X线和病理三结合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对提高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肿瘤切除 骨巨细胞瘤 手术治疗 临床观察 病灶清除术 合方
  • 简介:患者男性,31岁,因头痛伴耳鸣1年,加重半年入院。查体: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右耳听力正常,左耳听力轻微减退。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MRI 颅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细的影像学征象,总结巨细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巨细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26例经病理证实的各种类型巨细的影像学表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CT和MRI能够提供更详细信息。结论综合运用X线平片、CT及MRI方法,与临床表现、病人一般状况相结合将提高巨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白体近端腓骨移植重建在桡骨远端巨细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4例桡骨远端巨细复发(CampanacciⅢ级)患者在行桡骨远端段切除的同时,行自体近端腓骨移植重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7~50个月,疼痛症状消失,愈合时间5~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5个月,无移植吸收和骨折,腕关节功能握持力为对侧手的55%(40~80%),背伸活动度可达对侧50%(10~80%),掌屈达40%(15~70%),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恢复正常工作劳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巨细的复发及肺转移。结论:桡骨远端巨细经广泛切除后,用自体近端腓骨移植进行保肢治疗,可较好地保留腕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巨细胞瘤 骨移植 腓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GCT)合并动脉囊肿(ABC)的影像表现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GCT合并ABC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扫描,分析影像表现及病理。结果13例影像资料中,病灶位于肱骨8例,股骨4例,肩胛骨1例。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密度不均匀,皮质变薄或中断。肿瘤实质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病灶内多伴囊变和液-液平面,病灶周围骨质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结论GCT合并AB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X线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骨巨细胞瘤(GCT)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