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与注射时疼痛、血糖控制情况及肌肉萎缩、局部红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0例需强化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2800次,观察两组疼痛、血糖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50例均无肌肉萎缩,血糖控制稳定,疼痛强度、局部红肿、皮下硬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既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不易导致血糖波动。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且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长期依赖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9)和研究组(n=49),常规组给予健康教育且指引患者自我注射;研究组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皮下出血、脂肪增生、皮下硬结进行观察。结果:入院时,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胰岛素12个月,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50±0.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5±0.75)%,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中患者皮下出血率为18.37%、脂肪增生率为0.00%、皮下硬结率为4.08%,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轮换正确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改良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出血、硬结面积、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各注射420例次,试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方法,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硬结面积、疼痛程度及满意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皮下出血、硬结面积明显减少,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减少了皮下出血和硬结例次,降低了疼痛程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简介:[目的]探讨指关节定位轮换法在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指关节定位法轮换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按常规的腹部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规律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执行情况、病人局部皮肤状况、病人执行轮换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护士规律轮换率、病人定位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指关节定位能提高护士为病人注射胰岛素的规范性,同时病人减少疼痛、感染、皮下脂肪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简介:在大庆油田钻井二公司,有这样一项不成文的制度:根据工作需要,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可与队长岗位轮换。如今,已有多名党支部书记与队长完成了岗位轮换。他们不论在政工岗位还是在生产管理岗位,都干得得心应手,被称为'全能型'管理者。这一做法在实施过程中也曾遭到质疑。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导致某些管理人员不安心本岗位工作,出现管理松懈、业绩平平等问题;还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腹部皮下注射,观察组使用腹部与大腿外侧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行腹部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注射疼痛程度、单次注射治疗所需时间及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次注射治疗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中应用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疼痛感,降低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的影响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来院就诊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27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生理指标达标实现时间,以及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达标实现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需要接受胰岛素药物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处置基础上联合实施胰岛素药物注射治疗,能够显著缩减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达标实现时间,降低患者的及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从而有效改良和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