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角度变异对腰椎滑脱症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因腰痛就诊行腰椎CT扫描的病例,将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30例设为病例组;腰椎未见明显异常3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每个层面的小关节角度差异、腰椎小关节的两侧角度差异,并与国外60例在同一层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在L3-4、L4-5、L5-S1层面右侧腰椎小关节角度分别为(47.9±6.3)°、(37.5±7.3)°、(37.9±7.7)°,对照组分别为(53.1±7.3)°、(40.5±6.3)°、(38.5±7.3)°,病例组在L3-4、L4-5、L5-S1层面右侧腰椎小关节角度分别为(48.1±6.0)°、(37.9±7.4)°、(37.6±7.6)°,对照组分别为(52.3±7.6)°、(41.6±6.0)°、(38.2±7.2)°,两组在L3-4、L4-5层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L5-S1层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小关节两侧角度在L3-4、L4-5、L5-S1层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国外病例腰椎小关节角度L3-4、L4-5、L5-S1层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角度减小可能是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的一种基因表达。通过测量腰椎小关节角度,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对减少、减轻腰椎滑脱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测量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椎间高度指数(IHI)、椎间角度(IVA)及腰椎前凸角(LL),分析其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腰腿痛就诊于西京医院骨科门诊患者。其检查结果提示腰椎无明显异常且各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P-c)为Ⅰ级和Ⅱ级,共纳入303人。将其按年龄分为五组:青年组(20-29岁),青中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59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测量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IHI从L(1-2)向下逐渐增加,L5-S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P-c分级Ⅰ级和Ⅱ级之间,在相同节段I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从L(1-2)向下逐渐增加,L5-S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IVA在L(2-3)、L(3-4)、L(4-5)节段及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1-2)、L5-S1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的正常值范围。在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变的情况下,腰椎椎间高度指数保持相对稳定,不随年龄、性别的变化发生变化。腰椎各节段IVA及LL随年龄改变发生改变,自进入青中年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角度逐渐增大。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椎弓CT反角度扫描技术在椎体滑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5例DR腰椎正侧位片发现的腰椎滑脱患者,对滑脱腰椎椎弓及相邻正常腰椎椎弓行CT反角度扫描。结果:45例腰椎滑脱患者中,椎弓峡部崩裂所致滑脱者36例,均为椎弓两侧峡部崩裂;假性滑脱者(即腰椎退行性变所致滑脱)9例。椎弓峡部崩裂性滑脱的CT征象:滑脱椎体之两侧椎弓骨环连续性中断,峡部均见宽窄不一的透亮隙影,呈“环裂征”或“裂隙征”,椎管前后径增大,左右径变小。退变性滑脱的CT征象:两侧椎弓骨环完整、连续,两侧椎间关节错位,关节面毛糙、增生,关节间隙宽窄不,部分关节腔内积气,局部黄韧带钙化。结论:腰椎椎弓CT反角度扫描对判定腰椎滑脱原因明确、直观、可靠,有极高应用价值,应作为腰椎滑脱的常规扫描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角度下肢摆放方法,对俯卧位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腿围、腰椎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113例俯卧位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54.57±8.47)岁,病程(13.5±4.9)个月;观察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53.27±8.16)岁,病程(13.4±4.5)个月。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下肢摆放角度摆放,观察组患者按照低角度下肢摆放方法摆放。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腿围、腰椎功能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左、右侧腘静脉血流速度[(8.32±2.21)、(8.79±2.80)cm/s]明显高于对照组[(7.15±2.28)、(7.69±2.79)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左、右侧胫后静脉血流速度[(5.76±2.03)、(5.32±1.87)cm/s]明显高于对照组[(4.06±1.69)、(4.46±1.61)cm/s](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右踝上腿围变化差异[(0.12±0.07)、(0.11±0.06)cm]明显小于对照组[(0.31±0.07)、(0.32±0.08)cm](均P<0.0501);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右髌骨上腿围变化差异[(0.12±0.05)、(0.12±0.05)cm]明显小于对照组[(0.31±0.12)、(0.32±0.11)cm](均P<0.001);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39±0.20)分比(2.46±0.30)分](P<0.001);观察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9.86±2.67)分比(11.26±2.66)分](P=0.006);观察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5.26%(3/57)比19.64%(11/56)](χ2=5.381,P=0.020)。结论低角度下肢摆放能够减轻术后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对患者的压伤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腿围影响较小,对腰椎功能恢复有利。
简介:摘要:傣医传统疗法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观及理论思想符合绿色保健宗旨,应用傣医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与康复疗法殊途同归。通过阅读文献,笔者发现目前研究康复评定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其他疗法的评估,但是关于傣医疗法的康复评定尚不完全。本文将探讨从康复医学角度分析LDH疗效的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下肢摆放角度对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患者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医院手术室行择期俯卧位胸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需要将其分为低角度组51例,传统角度组54例。以手术前后超声下下肢静脉血流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以下肢皮温改变、腿围变化为次要观察指标,比较不同下肢摆放角度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下左、右两侧腘静脉和左、右两侧胫后静脉的血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踝上10 cm腿围变化和左、右髌骨上15 cm腿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皮温变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患者的下肢摆放角度可能影响其静脉回流,手术室护士在体位摆放时应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