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E)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DL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腰椎牵引、超短波及中频电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CSE训练,包括平板支撑、单侧肘膝支撑、手膝位平衡、跪位转体、空中蹬车及仰卧屈髋屈膝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同时对患者动静态平衡能力及腰腹肌动静态耐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动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及腰腹肌动静态耐力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60±0.47)分]、ODI评分[(16.71±3.34)分]、动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分别为(23.78±4.02)s和(9.20±1.93)s]及腰腹肌动静态耐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CSE训练能进一步缓解DLS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平衡能力及腰腹肌耐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腰椎融合手术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训练组行术后核心稳定性训练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组术后2、4、12、24周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术后第12、24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腰椎融合术后的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腰椎融合手术与保守治疗在治疗腰椎不稳定性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以确定哪一种治疗方式更能提供患者更稳定的腰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腰椎融合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结果表明,腰椎融合手术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疼痛程度降低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较保守治疗组更为显著。然而,腰椎融合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腰椎融合手术在提高腰椎稳定性、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患者及医生需权衡手术风险和潜在益处,个体化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射频消融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与实验组(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观察两组JOA评分以及VAS评分、疗效及复发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JOA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19.18±2.12)分更高于参照组的(17.12±2.89)分,而VAS评分(2.14±1.08)分更低于参照组的(3.25±1.03)分,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89%,P<0.05;而在2年复发率上,实验组仅7.84%,低于参照组的24.44%,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更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康复,降低疼痛,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射频消融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共210例。其中治疗组105例采用单个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神经根松解术治疗并予以腰、臀部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照组105例予单个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发现,两组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改良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射频消融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能降低患者术后复发腰部疼痛,改善患者脊柱活动范围,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多裂肌横截面积、腹横肌厚度的影响。方法共招募25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腰椎稳定性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腰椎多裂肌横截面积、腹横肌厚度等进行检测。结果25例患者经2个月腰椎稳定性训练后,发现其疼痛评分[(1.88±1.09)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10.24±5.72)以及腰椎屈曲范围[(6.28±6.18)cm]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入选患者左、右侧多裂肌横截面积[分别为(10.20±3.43)cm2和(10.29±3.24)cm2]及腹横肌厚度[分别为(3.18±0.95)cm和(3.26±0.94)cm]亦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腰椎稳定性训练能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增强腰椎活动功能,同时还能增加腰椎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腹横肌厚度,该疗法值得在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针对腰痛病人进行治疗时采取核心肌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了心得和体会。方法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于2016.01到2018.10之间收录的腰痛病人共计80例,随后按照随机的方式将这所有的病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为对照组,包括了40名病人,对他们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另外一个为实验组,包括了40名病人,对他们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结合核心肌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方式,治疗一定周期以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的前期一个月以内,治疗效果不显著,两组病人差异不大,但是在治疗的接下来几个月内,治疗效果实验组要比对照组好,并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由以上数据得出结论,在针对腰痛病人进行治疗时采取核心肌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病人对于治疗环节的满意程度,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