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8.71%(55/62),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1.29%)。结论心源性脑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失语、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及意识障碍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源性脑梗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血塞通用药治疗,对照组接受丹参注射液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评分(7.82±1.61)较对照组(15.33±2.51)明显更低,数据相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塞通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者中成活22例,死亡6例。成活的病例经半年以上的随访,恢复良好12例,中、重残9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及早对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及早期预防是提高治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O14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60例脑梗死患者,经过15d~48d有效的治疗及护理,58例好转出院,1例脑干梗死合并脑疝形成而死亡,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使患者满意度大大的提高。

  • 标签: 脑梗死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死临床高危因素与诊疗经验。方法对8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伴发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吸烟等是大面积脑梗死致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发病初期病人进行颅脑CT;控制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血液中水平;预防肺部感染、降低颅内压、及早防止脑疝发生;畅通呼吸道,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去骨瓣减压术等都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率,提高治疗有效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测因素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找到出血性脑梗死诱因。方法收治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了CT/MRT检查,并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脱水、脑保护、止血等一系列支持性治疗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诱发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因。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6例,恶化5例,死亡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患者完全治愈45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皮质梗死、脑血栓以及高血糖等是诱发出血性脑梗死的因素。结论准确检查与诊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清楚诱发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因素,掌握患者病情,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和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治愈率。

  • 标签: 老年 出血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凝、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状态变化等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盐酸纳洛酮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0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发病因为脑梗死,与梗死面积、心房颤动、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溶栓等药物的应用关系密切,大面积梗死及心房颤动所致的栓塞是其中的最强危险因素,多发生在脑梗死后的6~20天;本组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经治疗基本痊愈22例,好转14例,死亡4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发病因为脑梗死,与梗死面积、心房颤动、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溶栓等药物的应用关系密切,及时检查CT或MRI是必要的,治疗主要依靠脱水和止血、控制血压、血糖、应用神经保护药等。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38例中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诊治和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8例中老年脑梗死病人,给予所有病人实施全面性的检查结合综合性治疗,再将其临床诊治特点及意义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给予所有病人相关检测之后,发现有单发性病灶者12例,多发性病灶者26例。再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予以治疗之后,痊愈14例,明显好转17例,好转6例,无变化1例,没有病人出现恶化病例,总有效率达到89.47%。结论针对中老年脑梗死病人,采取CT以及MRI影像学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确诊率,当病人病灶已确定之后,需予以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中老年 脑梗死病人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将119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89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5月所收取的8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40例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基本治愈患者28例(70%),有效患者10例(25%),无效的患者2例(5%),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患者中,基本治愈患者19例(47.5%),有效患者9例(22.5%),无效患者12例(30%),总有效率是7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名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通过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治疗,在开始的48小时里,60mg/24h要将500ml生理盐水持续泵入,然后再调整为10mg将100ml生理盐水持续超过3小时滴入,每天2次,然后再连续使用5天,之后再调整成阿司匹林0.1,每天一次口服。同时联合依达拉奉30毫克,将100毫升生理盐水加入其中,30分钟之内滴完,每天2次;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降压、降糖以及调脂等药物。而对照组不使用阿加曲班,只选择阿司匹林0.1,每天一次,其他的治疗和观察组一样。两组患者都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0天开展NIHSS评分,并对凝血象以及血常规进行检测。同时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阿加曲班治疗的观察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出现出血病例。结论阿加曲班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阿加曲班 治疗 急性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防控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3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视至关重要。

  • 标签: 脑梗死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脑梗死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老年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后6个月,按GOS标准来评定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3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老年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与年龄、基础疾病、脑疝、脑血管损伤程度等密切相关。稳定基础疾病、迅速解除脑疝、积极治疗原发伤、维持正常血容量、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早期多次释放脑脊液,对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伤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临床特征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