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CCM)对脑卒中伴抑郁(SD)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伴抑郁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1个月后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SD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脑卒中后住院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黛力新治疗,观察组采用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评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评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症状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临床疗效好,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症状之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治疗评估,以及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症状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在患者服药半年后,运用汉密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评估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并统计2组患者服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记录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顿焦虑评分(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2组部分患者用药后均出现的口干舌燥、多汗、困倦乏力、失眠等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对照组低,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症状之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或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应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的患者低。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抗焦虑药物对治疗脑卒中伴发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伴发抑郁症病人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同时给予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并配合针灸、按摩等康复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自病人入院第1天便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并联合应用抗焦虑药黛力新20mg,7d~14d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DM),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支持联合抗焦虑药物对脑卒中伴发抑郁症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百洛特(草酸艾司西肽普兰),右佐匹克隆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及对病人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量表(SRSS)、生活质量指数(QLI)进行评定,筛选脑卒中抑郁伴睡眠障碍124例作为治疗组,并与同期对照组118例病人进行比较,两组均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百洛特治疗,治疗组加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疗程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DM量表、SRSS量表评分均明显减低,QLI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洛特联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情况,而且可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十分有利于早期康复措施的介入,从而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