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柱结核是导致严重脊柱畸形的常见原因之一。脊柱结核畸形的形成是受多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感染时年龄、累计节段数、治疗前椎体丢失高度以及"脊柱危险体征"等。尽管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于药物治疗治愈的脊柱结核患者,畸形会继续进展,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畸形。进而出现外观、心理、肋骨-骨盆撞击、心肺功能障碍以及神经脊髓压迫等一些列问题。治疗前椎体丢失高度和"脊柱危险体征"的X线征象有助于预测未来畸形发生的严重程度。因此,全面认识脊柱结核畸形的形成以及尽早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有效阻止畸形的形成并减少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和迟发性瘫痪的发生率。

  • 标签: 结核,脊柱 肌肉骨骼畸形 后凸畸形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畸形复合椎截骨技术(deformed complex vertebral osteotomy,DCVO)治疗治愈型脊柱结核角状畸形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治愈型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9.5±15.0)岁(范围9~78岁)。病变主要累及节段:胸段14例、胸腰段16例、腰段3例。33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截骨治疗策略,20例采用DCVO技术治疗(DCVO组),13例采用后路全椎体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 column resection,VCR)治疗(PVCR组)。DCVO技术将多个畸形融合的病椎定义为"病椎复合体",在病椎复合体内进行截骨,两截骨面交汇于病椎复合体前缘,形成截骨处的闭合铰链,完全闭合截骨区域使骨-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观察指标为胸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节段凸角。采用Frankle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72个月。DCVO组手术出血量(1 315.00±462.57)ml,手术时间(293.00±83.86)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5%;均明显低于PVCR治疗组(P< 0.05)。DCVO组术前节段凸角为96.80°±6.32°,术后为29.10°±6.96°,较术前平均矫正67.7°,矫正率为69.9%,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77,P<0.05)。DCVO组矢状位参数:术前TK为96.96°±29.13°,术后为37.15°±4.88°,末次随访为37.00°±3.89°,TK术后矫正59.81°,矫正率为61.7%;术前LL为66.70°±21.21°,术后为42.25°±5.53°,末次随访为41.90°±4.98°,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97,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参数、脊柱骨盆参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矢状面及脊柱骨盆各参数(除PI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矢状面参数、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所有术前有神经障碍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结核脊柱角状畸形患者,采用DCVO技术治疗安全、有效,与传统VCR技术相比其临床疗效更好、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结核,脊柱 脊柱后凸 截骨术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顶椎前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中老年脊柱结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脊柱结核畸形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前后的Cobb角、疼痛标准数字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本次实验治疗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68.48±61.43)min,平均出血量(694.97±52.44)mL,平均痊愈时间(9.79±1.97)月,并发症发生法率为26.92%(7/26);治疗,患者的Cobb角、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中老年脊柱结核畸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系统 中老年 脊柱结核后凸畸形
  • 简介:倒1.患者男,13岁。因T12~L5段严重进行性加重8个月,无法站立伴双下肢疼痛、肌萎缩入院。MRI检查显示L1~L5椎管内占位,考虑为神经元性肿瘤。行L2~L5全椎板切除,于硬膜下摘除9cm×2cm×1.5cm大小实质性肿瘤,病理检查证实神经鞘膜瘤。

  • 标签: 椎管内占位 脊柱后凸畸形 儿童 神经鞘膜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对脊柱结核发生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 年11 月1日-2024 年2月1日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脊柱结核患者21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脊柱结核不伴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将脊柱结核伴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研究组中根据根据凸角以10度进行分组。比较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水平在两组间变化情况,记录脊柱结核患者在随访时间内是否发生凸角度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脊柱结核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平均8.5±1.6 个月,共出现畸形患者35名,其实4名超过10度,发生率为1.87%;其中我们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因素与脊柱结核发生畸形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45岁(OR=4.617),骨密度T值<-2.5(OR=6.718),人骨钙素OCN<3ng/L((OR=3.143),骨吸收指标CTX>45ng/L(OR=11.245)与脊柱结核畸形的发生显著相关( P<0. 05)。结论:年龄、骨密度T值、人骨钙素OCN以及骨吸收指标CTX这4个指标可作为脊柱结核是否发生畸形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骨密度 预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 30 例脊柱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15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脊柱前方截骨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术后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脊柱畸形患者实施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畸形情况,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 柱后凸畸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畸形临床疗效,总结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临床资料,描述性探讨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患者凸角度、椎体前凸角度、矢状面平衡、骶骨倾斜角低于术前,术前NRS评分(7.8±1.0)分、ODI评分(56.4±11.2)%高于术后(2.2±1.3)分、(28.2±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1450±400)ml,手术时间(238±79)min,术后感染例次率35.71%。结论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畸形疗效较好,可有效纠正畸形,稳定脊柱,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但术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时间与恢复期长,应尽可能减轻术中损伤、选择合适的截骨方式、做好围术期护理与院外指导。

  • 标签: 脊柱畸形 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手术 脊柱截骨矫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1996年~2002年4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畸形与截瘫62例,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年2个月,56例患者获访,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15°及9°,随访时无矫正度丢失;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时间短,畸形矫正效果好,减压彻底,有利于截瘫恢复。

  • 标签: 结核 脊柱 内固定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正后畸形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12具新鲜猪胸腰椎段脊柱标本,随机分成截骨组和对照组,每组6具,截骨组标本截骨两处并行椎弓根钉固定,在生理负荷下进行前屈、伸、左右侧屈和顺逆时针轴向旋转6种运动范围的测试,记录载荷值大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理负荷下截骨组屈伸、侧屈和轴向旋转运动稳定性与对照组无差异性。结论脊柱截骨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的稳定性能够达到对照组水平。

  • 标签: 脊柱后凸 手术 生物力学
  • 简介:Arnold—Chiari畸形(基底压迹综合征),又称Arnold-Chiari综合征,指小脑下部畸形或同时有脑干下部和第四脑室畸形,向下作舌形凸出,并越过枕骨大孔嵌入椎管内,可伴发脊柱畸形,其中部分患者以脊柱严重畸形为首诊原因。现报告1例Arnold—Chiari畸形脊柱畸形术后双棒断裂的病例。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脊柱后凸 内固定器 设备失效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实施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Cobb角、矢状面平衡以及VAS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矢状面平衡、VAS评分及ASI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而后Cobb角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结论在对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予以后路全脊柱截骨术联合钛网支撑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 钛网支撑 矢状面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实施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30例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 Cobb角、矢状面平衡以及 VAS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矢状面平衡、 VAS评分及 ASIA评分明显高于 术前,而后Cobb角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0%。结论:在对脊柱结核角状畸形患者予以后路全脊柱截骨术联合钛网支撑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 钛网支撑 矢状面平衡
  • 简介:摘要脊柱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常引起心肺功能障碍与残废。早期发现,及时矫治,是防止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矫形手术由单纯一维矫正向三维矫正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在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应用三维矫正技术治疗脊柱畸形10例,临床结果满意。

  • 标签: 脊柱侧凸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50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重度脊柱侧后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针对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同时关注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重度脊柱侧后畸形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分期矫形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50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重度脊柱侧后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针对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同时关注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重度脊柱侧后畸形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分期矫形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