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患者80例,在分析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式之后,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观察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观察治疗组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占比95%)、黄疸(占比81.25%)、瘙痒(占比78.75%)、右上腹痛(占比46.25%)、脂肪泻(占比26.25%);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结论在合理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础上,主治医师选择针对性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将2012年到2014年本院收治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80例设置为观察组,选择非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胃镜检查,然后对比两组的胃镜结果和胃炎病例诊断结果。结果胃镜诊断观察组的8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在病理诊断中有50例被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二次诊断符合率为62.5%,漏诊率为37.5%,两者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对比两组的胃切除、胆囊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检查结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在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时,胃镜检查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它的诊断率并非100%,漏诊率极高,因此需要紧密结合病例诊断,提高胃镜诊断率,加强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Gastritis,BRG)的内镜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近一年有食道反流及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且无手术史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底胃体黏膜糊颜色及附壁黏液颜色,根据胃液颜色及胆汁反流的程度进行分级,分别于胃体胃窦取黏膜做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将BRG与同期非BRG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用SPSS软件行卡方检验。结果本组30例BRG占同期内镜检查102例胃炎总人数的29.4%,其中男女比例1.5︰1,平均年龄35岁。按反流的轻重程度1级反流4例,2级反流17例,3级反流9例。结论BRG形成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BRG的发病机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有关,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者,反流愈严重。因为胆汁酸能抑制HP的生长,胃内胆汁浓度与HP受抑制程度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90名患者,其中有45名患者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45名患者患有病毒肝炎性肝硬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找到两种病症的超声表现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超声诊断表现为肝脏形态呈现出肿大的态势,肝实质内细颗粒状相同能够增粗回声,但是肝包膜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厚情况,超声影像并不能清晰的看到到肝内胆管,腹腔淋巴结呈现出明显的肿大状态,肝内并没有很多的再生结节;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超声诊断表现为肝脏形态呈现出缩小的态势,肝实质内细颗粒状并没有呈现出明显回声,肝包膜明显增厚,可以清除的看清肝内胆管,腹腔淋巴并未呈现出明显肿大态势,肝内出现了比较多的再生结节。两个病症临床超声诊断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运用临床超声技术来诊断上述两种病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设为A组与B组,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特点,对A组与B组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胆管壁增强、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28.33%、36.77%,B组的分别为63.33%、71.67%;A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的肝内细颗粒状回声、肝脏形态缩小、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65.00%、81.67%、61.67%,B组的分别为31.67%、48.33%、26.67%,A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可作为临床鉴别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胆汁酸检测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胆汁淤积孕妇4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之后分别测定两组总胆汁酸浓度情况,对比肝功能检测指标。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总胆红素(34.1±6.6)、总胆汁酸(12.7±3.8)都有明显升高,胆碱酯酶(3412.1±748.0)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孕期与总胆汁酸存在正相关关系(r=0.8782);总胆红素与胆碱酯酶和孕期相关性交差(r=0.3711、0.3945);根据ROC曲线发现与妊娠期胆汁淤积诊断关系较大的是胆碱酯酶,最小是总胆红素。结论临床诊断妊娠期胆汁淤积可以将总胆汁酸作为诊断指标,同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中采取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3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实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3例非特殊类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对症治疗结果以及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消化性溃疡、HP、胆囊疾病、感染胆汁、胃切除,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药、促胃动力药、结合胆盐类药等指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将胃镜检查应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准确率,明确判断不同病因予以对症治疗,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