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抽取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科治疗的终末期肿瘤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入组当天、第60天后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第90天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⑴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采用支持治疗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加用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23.05±2.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56±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1)。⑵生存期: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86 d,与对照组患者的7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抽取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科治疗的终末期肿瘤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入组当天、第60天后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第90天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⑴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采用支持治疗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加用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23.05±2.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56±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1)。⑵生存期: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86 d,与对照组患者的7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命回顾在终末期肿瘤患者死亡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终末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死亡教育,对两组患者对死亡的态度评分、死亡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p<0.05,对死亡的态度要强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生活质量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生命末期的肿瘤患者进行死亡教育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让患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强化,老年非肿瘤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得到了临床的重视,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些年来,非肿瘤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病情发展至终末期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因此采取有效、舒适的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人生最后阶段的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安宁疗护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针对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终末期阶段死亡对患者造成的恐惧和负担,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安宁疗护的开展需要专业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和照顾,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加强对患者的引导,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现如今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老年非肿瘤疾病终末期患者并未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与支持。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非肿瘤疾病终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安宁疗护对老年非肿瘤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Watson关怀理论下终末期肿瘤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辅助干预体系,以期为终末期肿瘤患者ACP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建立"Watson关怀理论下的终末期肿瘤患者ACP辅助干预体系"条目池,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条目进行评价、修正、补充,形成最终版"终末期肿瘤患者ACP辅助干预体系"。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评价专家意见一致程度。结果构建的最终版"终末期肿瘤患者ACP辅助干预体系"包括4个维度共19个条目,其中准备期7个条目、启动期6个条目、执行期4个条目、善后期2个条目。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5。各条目的变异系数0~0.21,2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90和0.267。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终末期肿瘤患者ACP辅助干预体系较为科学,体现了Watson关怀理论,对临床ACP实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症状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消化道肿瘤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的118例消化道肿瘤终末期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实施症状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症状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消化道肿瘤终末期患者实施症状护理联合临床关怀,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关于各种安宁疗护新护理模式干预的有效运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中7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方式上,结合给于相应安宁疗护新护理模式干预措施的组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每组拥有38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病患病率的上升和病死率增高是当前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发生心脏性猝死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明确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治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防及管理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模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0例,分别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予以治疗,比较这两种透析模式对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透析后的血钾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和总蛋白水平,与透析前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均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使患者的身体状况随之好转。但这两种透析模式各具优势,医师在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使其治疗效果达到最佳,令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快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来探讨营养护理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20年3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6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来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将18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剩余的18名患者纳入作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营养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职能、认知职能以及生理职能等来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衡量。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为(72.56±4.25)分、社会职能为(79.12±6.25)分,认知功能为(86.47±5.25)分、生理功能为(70.47±3.12)分,对照组为(52.23±3.89)分,而对照组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为(56.21±3.78)分、社会职能为(58.20±5.58)分,认知功能为(69.58±4.32)分、生理功能为(52.23±3.89)分,实验组患者的在生活质量水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