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2种剂量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TZ(链尿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测体重、24h尿白蛋白定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肾重,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但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结论:舒洛地特可对糖尿病大鼠有肾脏保护作用,而20mg·kg-1·d-1较10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探查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CKD1-5期非透析患者80例,测定其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3)、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水平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并进一步将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分为斑块形成组和无斑块形成组;分别比较上述组间维生素D、肾功能、血钙(Ca)、无机磷(IP)、甲状旁腺激素(iPTH)、肌钙蛋白T(TnT)、脑钠肽(BNP)及相关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CKD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KD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63.7%(51/80),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45.0%(36/80),其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为70.6%(36/51),CKD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2.5%(36/80);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组间发现年龄、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C反应蛋白(CRP)、心脏瓣膜钙化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高血压可进入方程(β=1.67,OR=5.29,P=0.004)。将CKD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无斑块形成组,组间比较发现年龄、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以内膜增厚为基础;高血压是CKD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CKD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其斑块的形成可能与年龄和红细胞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