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隔离症的CT特征,提高肺隔离症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22经外科手术确诊的肺隔离症19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分布部位分别为:左肺下叶基底段14例、右肺上叶1例、右肺下叶基底段4例;异常供血动脉分别来源:肋间动脉1例;腹主动脉5例;胸主动脉13例。叶内型肺隔离症12例(63.2%),叶外型肺隔离症7例(36.8%),术前确诊13例(68.4%);误诊6例(31.6%),其中误诊为肺囊肿3例(15.8%)、原发性肺癌2例(10.5%),支气管扩张1例(5.3%)。结论:肺隔离症CT表现多样,体循环异常供血是其CT特点,术前做出判断,得出更准确的诊断结果是可能的。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并以“肺隔离症”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结合病例并复习相关检索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5岁男患,以咳嗽、咳痰、发热、胸痛为首发症状入院,当地医院行胸部CT平扫提示右下肺炎、右下肺包块,后就诊于我院经胸部CT平扫+增强确诊为右下肺肺隔离症(叶内型)并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肺部感染控制可,外科会诊建议进一步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并要求签字出院。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影像学检查,以早期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隔离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7年12月肺隔离症患者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吸入麻醉全身麻醉方式行开胸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前与患者进行疾病介绍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和呼吸道功能训练,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有效镇痛、保证胸腔引流管的有效引流和协助排痰等呼吸道护理。结果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的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主要包括肺不张1例,呼吸道感染2例,均经加强抗炎治疗和加强气道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心理指导等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加强气道方面的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38岁女性患者。间断咳嗽、发热1年,咳痰、痰带血丝1周。胸部增强CT及CTA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区见团块状稍混杂低密度影,周围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内多发血管影和囊状影,其中一较粗大血管(直径约2 cm)与胸主动脉相连。全麻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左肺下叶切除术。手术优先处理变异供血动脉,再单向式法处理下肺静脉、下叶支气管、下肺动脉、斜裂肺组织,完整切除左肺下叶。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部分肺组织纤维化、实性变,肺间质内供血动脉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胆固醇结晶沉积,符合肺隔离症表现。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顺利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无不适,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肺隔离症并扭转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0年1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肺隔离症并扭转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胸腔B超、胸部增强CT、病理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分别为3岁8个月、6岁9个月、7岁5个月、10岁。4例患儿均为叶外型,左侧2例,右侧2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后伴有胸痛2例,发热2例,气促喘息1例;4例行胸腔彩超均显示胸腔内软组织团块影,其中2例中量胸腔积液,2例少量胸腔积液,4例行胸部增强CT均显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的软组织团块影,供血动脉显示不清;病理结果均显示肺隔离症并出血坏死;4例均行胸腔镜手术,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儿童肺隔离症并扭转常以腹痛为首发或主要症状,伴或不伴胸痛,胸腔超声和CT见胸腔内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增强时团块不强化或轻度强化,供血动脉显示不清,手术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