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改革开放,销声匿迹了三十多年的股票又重新出现。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说股票的出现,会造成“化公为私”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东西。有的则说是搞活企业和金融改革的措施之一。为此本人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共同研究。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股票的性质。股票是实行股份制企业向股东们发行的资产所有权的证书。那么股份制究竟是姓“资”还是姓“社”?股份制是企业资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把资产划分为等额的股份,对资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界定。定性的定界是指这些财产是属于谁的;定量的定界是指谁有多少财产。因此,这种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本身并无阶级性、它既不是姓“资”,也不姓“社”,是一种中性事物,因为它与资产的所有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此,股票本身也无阶级性。
简介:我还是第一次想到可以用“泡沫”二字来形容当下批评的繁荣。如果是在一个以生产泡沫为时尚的时代,批评原本大有可为,因为义正辞严、医世救弊正是它的旨趣,虽然它或许也并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法力。但是,如果批评本身竟也以泡沫为同道,或以泡沫为自慰,那么,难以救药的该是它自己了,已经轮不到它来扮演文学和社会的良心的角色了。攫取权力和推卸责任堪为泡沫批评的典型表现。如果从这种权力与责任的分离状态来评价批评的泡沫现象,那便无疑可以将泡沫批评视作为违反基本行为准则的不道德的批评。它既忽视了批评的必要规范,并且胆大妄为到无视或歪曲文学(史)的事实,又践踏了批评家的学术人格,违背了应当遵守的理论逻辑,甚至不惜以自相矛盾、前后冲突来逞一己一时之快。这正是泡沫批评成为一种问题现象的严重性和破坏性的实质所在。泡沫批评@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