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报道1例小肠穿孔所致明串珠菌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明串珠菌”“感染”“leuconostoc lactis”和“bacteraemia”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数据库等检索截至2020年9月所有相关文献并复习。本例患者入院第4天血培养结果为明串珠菌,痰培养结果为鲍曼不动杆菌,经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感染控制。文献共纳入32例患者,其中婴幼儿13例(39.4%)为主要易感人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7例(51.5%)为主要感染途径,有1例健康成年男性通过消化道穿孔入血。以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为基础治疗的20例(60.6%)患者治疗成功18例,有效率90.0%。提示明串珠菌感染容易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但是健康的成年人仍可在社区获得性感染明串珠菌。大多数β-内酰类抗菌药物对明串珠菌敏感,但是一部分会表现出耐药,因此建议依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报道1例小肠穿孔所致明串珠菌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明串珠菌”“感染”“leuconostoc lactis”和“bacteraemia”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数据库等检索截至2020年9月所有相关文献并复习。本例患者入院第4天血培养结果为明串珠菌,痰培养结果为鲍曼不动杆菌,经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感染控制。文献共纳入32例患者,其中婴幼儿13例(39.4%)为主要易感人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7例(51.5%)为主要感染途径,有1例健康成年男性通过消化道穿孔入血。以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为基础治疗的20例(60.6%)患者治疗成功18例,有效率90.0%。提示明串珠菌感染容易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但是健康的成年人仍可在社区获得性感染明串珠菌。大多数β-内酰类抗菌药物对明串珠菌敏感,但是一部分会表现出耐药,因此建议依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利福昔明联合肠菌移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采取利福昔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利福昔明联合肠菌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每天排便的次数、Bristo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排便次数和Bristo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福昔明联合肠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较为明显,治疗安全性较高 ,不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值得推广。
简介:妈妈的手可巧了,她能把殊子串起来,串出小花、葡萄、爱心、小汽车……还能做成抽纸盒、果盘、香皂盒、花瓶……着着妈妈做的这么多的串殊作品,我的心痒痒的。我问妈妈:"我能用您的殊子来串一串吗?"妈妈笑着说:"只要你有耐心,殊子随便你用。但有一点,你必须完成一幅作品。""这有什么难的,我不串您串的那么复杂的,我就串一串手链,那不难吧?"说完,我对着妈妈吐吐舌头。
简介:背景: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尤其是糜烂性和溃疡性疾病更为常见,内镜下取材活检多为慢性炎症,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些小肠类疾病属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小肠不同节段的微生态状况如何?细菌在小肠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均是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全小肠不同节段的腔菌群和膜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态在小肠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非腹部外伤意外伤亡者小肠的空肠上段、空肠中段、空回肠交界处、回肠中段、回肠下段10种细菌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标本的各节段小肠,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回肠中下段,少部分标本存在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梭菌,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13例标本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分析显示,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在不同节段小肠肠腔和黏膜分布的数量不同,越靠近回肠末段,细菌数量越多;黏膜菌量多于肠腔。葡萄球菌、酵母菌、梭菌仅在少数标本的某些节段有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结论:上述细菌越靠近回肠末端菌量越多,在同一肠段中,膜菌群较腔菌群占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改善高龄ICU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重症监护室(ICU)的高龄脑卒中患者分为TP组(n=42)和适怡组(n=42),TP组给予鼻导管泵入肠内营养乳剂治疗,适怡组在TP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肠道菌群、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适怡组治疗后的拟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TP组(P<0.05),而小梭菌、肠球菌及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TP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b与H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AMC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下降幅度显著小于TP组(P<0.05);适怡组和TP组治疗期间胃肠并发症为(7.14%和23.81%,P<0.05),但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改善高龄ICU脑卒中患者,可有效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