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白塞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白塞病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并发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针刺试验结果;消化道受累部位、溃疡形态;同时比较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例白塞病患者中,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26例(55.3%);消化系统症状以腹痛最常见,其他依次为腹泻、纳差、腹胀和肛周脓肿,发生率分别为80.9%(38/47)、46.8%(22/47)、42.6%(20/47)、36.2%(17/47)、2.1%(1/47);并发症以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为主,发生率分别为40.4%(19/47)、4.3%(2/47)、4.3%(2/47);37例(78.7%)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36例(76.6%)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36例(76.6%)红细胞沉降率加快,22例(46.8%)存在轻度以上的贫血(血红蛋白<90 g/L);针刺试验阳性25例(53.2%);消化道受累部位依次为末端回肠和回盲部、结肠、食管、十二指肠和空肠、胃、直肠,分别占57.4%(27/47)、27.7%(13/47)、23.4%(11/47)、23.4%(11/47)、17.0%(8/47)、8.5%(4/47);47例(100.0%)均出现口腔溃疡,62.1%(18/29)的患者内镜下表现为多发溃疡,按形态依次为圆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分别占48.3%(14/29)、34.5%(10/29)、17.2%(5/29)。女性白塞病患者的外阴溃疡发生率高于男性白塞病患者[85.7%(18/21)比30.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9 ,P<0.01);女性与男性白塞病患者的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发生率和针刺试验阳性率比较[100.0%(21/21)比100.0%(26/26)、85.7%(18/21)比76.9%(20/26)、42.9%(9/21)比50.0%(13/26)、52.4%(11/21)比58.3%(1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塞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外阴溃疡等,女性白塞病患者较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外阴溃疡;内镜下表现以多发溃疡多见,按形态依次为圆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好发部位以末端回肠和回盲部最多见,其他依次为结肠、食管等部位。

  • 标签: 肠白塞病 临床特征 消化道症状 内镜特征
  • 简介:摘要探讨MR小肠造影(MRE)对白塞病的诊断价值。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6例白塞病患者,分析其MRE征象。6例患者在MRE上均表现为回盲部深大溃疡伴壁息肉样增厚,病变壁扩散受限,均无腔梗阻征象。1例患者回盲部邻近腹膜轻度增厚并强化程度增高,手术证实为回盲部溃疡穿孔。本研究表明MRE能无创性定性评估白塞病,及时发现穿透性并发症。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磁共振成像 小肠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塞病诊断要点临床特征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临床中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在本文中主要回顾,曾经我院进行治疗的一例白塞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吃饭以后上腹隐痛,3月住院。患者在入院前在多家医院进行过治疗。被误诊为肠炎。进行相关的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经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腔有一处溃疡,下肢有严重水肿现象。询问患者的患病历史得知患者两年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期视力明显下降。请许多专家会诊后,得知患者为白塞病。结论对于临床中,消化溃疡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并且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为白塞病。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尽早的进行准确诊断,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

  • 标签: 老年 肠白塞 误诊误治 反思
  • 简介:摘要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血管炎,以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及胃肠道等。肠道累及通常发生于外表现之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白塞病进展过程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塞病诊断无特异实验室指标,鉴别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本研究通过回顾近年白塞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其对白塞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白塞病 生物标志物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白塞病伴肠穿孔患者,入院后手术切除右半结肠及末段回肠,行I期吻合术。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 标签: 白塞病 肠穿孔 吻合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该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除此之外,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且目前对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因此,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白塞病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塞病并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白塞病并发急腹症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其中伴随血便1例,伴排气及排便障碍1例。查体:触及腹部包块2例,腹膜炎体征5例,右下腹部压痛1例。肠穿孔、急性阑尾炎、回肠窦道、肠梗阻及消化道大出血是本组患者的手术原因。实施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手术方式包括回盲部切除2例,小肠部分切除3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1例及右半结肠切除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对8例患者中位随访7.5年,发现白塞病复发4例,无白塞病复发。结论肠穿孔、出血及肠梗阻是白塞病并发急腹症的主要原因,急诊手术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急腹症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和消化内镜下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儿童白塞病14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白塞病患儿中,男5例,女9例;起病年龄1个月~12岁11个月[(6.68±3.73)岁],中位病程为6个月。14例患儿均有消化道症状,其中腹痛11例,腹泻7例,呕吐2例,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穿孔、肠道狭窄伴不全性肠梗阻。胃肠道外症状14例患儿均有反复口腔溃疡,其他包括发热11例,皮肤损害9例,血管受累8例,针刺试验阳性6例,关节受累5例,神经系统病变1例,合并营养不良6例。内镜下病变部位以末段回肠[61.5%(8/13例)]、回盲部[53.8%(7/13例)]最常见,镜下表现以溃疡为主,单发溃疡3例,多发溃疡10例,其中深大溃疡7例。内镜病理学活检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黏膜慢性活动性炎伴溃疡形成、血管炎等。结论儿童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部分患儿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内镜下病变有一定特点,消化科医师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肠白塞病 临床表现 内镜特点 儿童
  • 简介:摘要白塞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血管炎,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以及葡萄膜炎为特点,常伴有皮肤损害、关节炎、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肺部症状。近年来,我院共白塞病患者现将护理护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白塞病 护理
  • 简介:摘要胃肠道受累是白塞病的严重并发症,部分重症患者对传统治疗方案不理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院收治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白塞病,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效果不佳,肠道溃疡长期不愈合,应用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后出现全身皮疹不良反应,后患者接受酪氨酸蛋白激酶1/3抑制剂托法替布治疗,腹痛症状缓解,白塞病活动度评分明显改善,炎症指标正常,肠道溃疡愈合,激素逐渐停用,病情持续缓解。针对重症/难治性白塞病患者托法替布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疾病 治疗结果 托法替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佳蕾 尹世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16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神经内科,北京 100088
  • 简介:摘要白塞病(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性、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和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害等。BD累及神经系统则称为神经白塞病(NBD),可表现为脑或脊髓实质损害、脑静脉血栓形成、脑动脉炎等。本文主要围绕NB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B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白塞病 神经白塞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疾病,以黏膜、眼部、肌肉骨骼、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炎症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其治疗根据患者器官受累程度、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白塞病可分为血管型、胃肠型和神经型,其中血管型常导致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被推荐为血管型白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随着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使用,其成为治疗难治性血管型白塞病的新的选择。本文就血管型白塞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白塞病 血管型 血栓形成 白细胞介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塞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例白塞病患者,分析优质护理的价值。结果:护理后,该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痊愈出院。结论:白塞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具有理想效果,临床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45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9h”于2015年4月3日入院。既往白塞病史20年,间断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外阴溃疡,针刺试验(+)。9:30出现心悸,持续无缓解,伴头晕、头痛,无胸痛、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60/45mmHg(1mmHg=0.133kPa),给予药物处理后(具体用药不详)急诊转入我院。

  • 标签: 致心律失常 白塞病 发作性心悸 口腔溃疡 外阴溃疡 药物处理
  • 简介: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胸闷、气急2年,加重9d伴恶心、呕吐”于2004年2月3日入院。患者40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右下肢浮肿伴结节性红斑样损害、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视物模糊,多次住院检查未明确诊断。直至30年前再次因上述症状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白塞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未再出现口腔溃疡、

  • 标签: 诊断 白塞病 口腔溃疡 患者 确诊 反复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36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性别分组探讨男性和女性白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异同。结果白塞病首发症状以口腔溃疡最为多见(66.7%)。白塞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94%),外阴生殖器溃疡(81%),毛囊炎(61%),结节性红斑(53%),内脏受累并不少见,依次为消化道、眼、中大血管、心脏等。眼部受累男性多于女性,而且较重,其他临床表现无性别差异。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明显的疗效。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多个系统,易被误诊。除眼部受累外,其他临床表现无性别差异。应对所有病例筛查结核感染的可能。治疗上对活动期、病情重者应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 标签: 白塞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塞病(BD)合并眼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D眼炎的认识。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48例BD合并眼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男性35例(72.92%),女性13例(27.08%);93.75%患者为双眼受累,76.34%的患者眼部视力有下降,其中致盲率为14.58%;眼部损害常见为全葡萄膜炎(36.5%),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全葡萄膜炎、角膜后沉着物、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及白内障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近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塞病眼炎男性多见,以全葡萄膜炎常见,而且致盲率高;男性患者比女性近期疗效差。

  • 标签: 白塞病 眼炎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