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均是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以随机盲选的方式,平均分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均是50例。对照组施予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实施结肠癌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基于腹腔镜下实施结肠癌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临床价值和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高危结肠癌 腹腔镜 结肠癌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均是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以随机盲选的方式,平均分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均是50例。对照组施予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实施结肠癌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基于腹腔镜下实施结肠癌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临床价值和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高危结肠癌 腹腔镜 结肠癌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段为2020.1—2021.10,共计纳入64例样本,用盲选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32例)提供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2例)提供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和比较组间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112.36±26.82)ml、手术时间(124.75±15.67)min、排气时间(19.78±4.26)h、出院时间(9.28±1.57)d均比对照组要低(P

  • 标签: 直肠癌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接肠系膜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6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手术前后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接肠系膜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接肠系膜切除手术 炎症反应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方法:5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主要于2018年3月-2022年5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与研究组2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指标为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耗时及失血量、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及收缩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性,增强治疗安全性,改善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开腹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06-2022.06为研究时间,共选取此时院内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62例进行分析,遵循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例数均等(n=31)。传统组实施传统根治术,实践组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治疗后的康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与传统组的数据相比,实践组治疗后的康复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传统组的数据相比,实践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明显更高(P<0.05)。结论: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实施在研究疾病患者治疗中,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拔管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出院,建议参考使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癌 康复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全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肠癌患者进行分组,以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治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结肠全系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有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统计有价值。结论:全系膜切除术可以有效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指标,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效果较好。

  • 标签: 结肠癌 传统根治术 全系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作为一种极限低位的保肛手术,可使部分极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保证肿瘤学疗效的基础上免遭切除肛门的痛苦,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术式需经括约肌间隙游离,可导致神经损伤,加上切除部分或全部内括约肌组织这一"先天性缺陷",ISR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往往不佳。笔者在对局部解剖及生理功能的深入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极低位直肠癌功能性保肛新术式——适形保肛手术(CSPO)",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满意效果。因此,本文将对直肠癌手术发展简史进行回顾,分析ISR手术后功能不佳的原因,并结合盆底肛管局部解剖的研究,阐述CSPO通过减少括约肌间沟植物神经、感受器小体及肌肉交织结构的损伤,直视下对肿瘤下缘切除线的设计,保留更多齿状线及内括约肌,从而达到吻合口高度提升的目的,进而改善极低位直肠癌手术后的肛门功能,同时对未来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直肠肿瘤,极低位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适形保肛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小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324例患者中27例(8.3%)出现术后早期小肠梗阻,2例行手术治疗后缓解,无临床死亡病例。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延长、回肠造口、开放手术是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小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疾病治疗中应用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施治的疗效。方法:试验者是2018.04至2021.04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病患共计72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分作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共36例病患,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共36例病患,采用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比对两组治疗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患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病患,P<0.05。结论:治疗中采取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可显著缩短病患治疗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同时,还可得到理想远期疗效,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 标签: 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施治疗效 围术期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8月间我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结肠系膜切除术),每组50例。调查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病率更低,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可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治疗安全性,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可优先考虑使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 结肠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转化治疗结局影响因素,为制定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新初始不可切除、经过一线全身治疗且转化成功的98例CRLM患者,并将同期入院、但转化失败的134例CRLM患者纳为对照组。转化治疗方案:38例接受FOLFOX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152例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19例接受FOLR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23例接受全身化疗联合氟尿苷肝动脉灌注化疗;168例接受了靶向治疗,其中68例贝伐单抗,100例西妥昔单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对转化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232例纳入分析的患者中,98例转化成功,转化成功率42.2%,其中30例接受单纯肝切除,68例接受肝切除联术中射频消融。一线化疗后获得部分缓解111例(47.8%),疾病稳定57例(24.6%),疾病进展64例(27.6%)。中位随访18.8(1.0~87.9)个月,148例患者肿瘤进展或死亡,转化成功患者较转化失败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31.0个月比9.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肝脏肿瘤双叶分布(P=0.003)、基线癌胚抗原水平升高(P=0.024)、肿瘤侵犯门静脉(P=0.001)、转移瘤数目>8个(P<0.001)、非FOLFOXIRI方案(P=0.005)以及未使用靶向治疗(P=0.038)是转化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转移瘤数目>8个(OR=2.422,95%CI:1.291~4.544,P=0.006)、门静脉侵犯(OR=2.727,95%CI:1.237~4.170,P=0.008)为影响初始不可切除的CRLM患者转化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FOLFOXIRI方案(OR=0.300,95%CI:0.135~0.666,P=0.003)和使用靶向药(OR=0.411,95%CI:0.209~0.809,P=0.010)的使用为转化成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转移瘤数量和门静脉侵犯情况是影响初始不可切除的CRLM患者转化治疗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若患者耐受度良好,优选三药联合靶向治疗方案进行积极的转化治疗。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初始不可切除 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术后短期并发症。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连续性接受taTME治疗的8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男58例(69.9%);年龄(61.4±11.8)岁;其中低位直肠癌42例(50.6%),中位直肠癌41例(49.4%)。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定义为术后30 d内发生的并发症;Clavien-Dindo评分标准进行并发症分级同时将本组前40例与后43例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以了解度过taTME学习曲线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81例完成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中转开腹2例(2.5%)。有78例(94.0%)完成吻合,另外5例(6.0%)行永久性造口。经腹+经肛总手术时长(246.9±85.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IQR:100) ml。75例(96.2%,75/78)行预防性造口,其中74例行预防性回肠造口,1例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3例未行造口。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8.6%(32/83),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4%(7/83)。轻度并发症占比31.3%(26/83),重度并发症占比7.2%(6/83),没有患者在术后30 d内死亡。吻合口漏发生率15.4%(12/78)。8例(9.6%)患者出院后因并发症再次入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7(IQR:3) d。所有的轻度(Ⅰ+Ⅱ级)并发症患者均予以常规保守对症治疗。1例C级吻合口漏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重症监护室并接受二次手术;2例Ⅲa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3例出现Ⅲ级及以上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胸腔积液行B超引导下穿刺,2例呼吸衰竭的患者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好转出院;1例Ⅲb级泌尿系感染者急诊行输尿管支架植入。本组前4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50.0%),后4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2例,27.9%),与前40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39)。结论taTME用于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可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经验的积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并发症,短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老年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全程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对其实施全程手术室护理。结果: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排气时间等指标均处于良好状态,进一步促进了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结论:针对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全程手术室护理的落实,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 全程手术室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CME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对照组多(P

  • 标签: 结肠癌 CME 住院时间 淋巴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位置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差异。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科收治的98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原发肿瘤位置分为低位组和非低位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前切除综合征发生情况等,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低位组术后前切除综合征比例明显高于非低位组,在术后1月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月,6月,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在随访1年后明显减少。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后前切除综合征明显高于非低位直肠癌,但在术后1年逐步缓解。

  • 标签: 直肠癌 低位 前切除综合征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外翻切除式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术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术式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研究组采取外翻切除式NOSES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肛门功能指标[肛管缩榨压、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Wexner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疼痛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0.56,均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88、7.42,均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肛管缩榨压均低于术前[研究组:(177±10)mmHg(1 mmHg=0.133 kPa)比(184±10)mmHg,t=3.22,P<0.001;对照组(178±10)mmHg比(184±10)mmHg,t=2.36,P=0.020];Wexner评分均高于术前[研究组:(9.0±1.2)分比(7.9±1.2)分,t=4.26,P<0.001;对照组:(10.3±1.2)分比(7.9±1.2)分,t=7.80,P<0.001],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t=4.57,P<0.001)。两组术后1天APTT、PT均短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天APTT、PT均短于对照组[APTT:(26.2±2.2)s比(28.3±2.2)s,t=4.23,P<0.001;PT:(9.34±0.17)s比(11.03±0.41)s,t=24.93,P<0.001]。两组术后1天IL-6、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天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6:(8.6±2.2)ng/L比(17.2±3.1)ng/L,t=14.26,P<0.001;CRP:(2.16±0.22)mg/L比(2.99±0.24)mg/L,t=15.84,P<0.001]。两组术后1天NGF、PGE2、NPY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天NGF、PGE2、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GF:(302±7)pg/ml比(319±8)pg/ml,t=9.76,P<0.001;PGE2:(189±4)ng/L比(196±5)ng/L,t=6.56,P<0.001;NPY:(164± 10)ng/L比(177±11)ng/L,t=5.36,P<0.001]。结论外翻切除式NOSES术可有效缩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凝血功能和肛门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因子水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功能恢复 外翻切除式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