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防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共计6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复发,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复发,对患者进行不定期的随访调查。结果在治疗的24个月之内的随访中,A组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B组无患者复发。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复发的效果优于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肝病的疾病种类、临床特点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妊娠期肝病患者23例的一般资料、肝病种类以及妊娠的结局。结果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14例(60.87%,14/23),其中急性乙型肝炎5例(35.71%,5/14),慢性乙型肝炎7例(50.00%,7/14),甲型肝炎2例(14.29%,2/14);重型肝炎3例(13.04%,3/23);妊娠期特有肝病9例(39.13%,9/23),其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55.56%,5/9),妊娠期急性脂肪肝4例(44.44%,4/9)。23例孕产妇中共有4例死亡,其中重型肝炎2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例。23例产妇中发生胎儿早产者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者3例,胎儿宫内窘迫者1例,死亡1例,另外12例胎儿顺利度过围生期。结论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期肝病最常见疾病类型,故积极防治肝炎有重要临床意义;而重型肝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最为危重,是导致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需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对乙肝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影响。方法69例乙肝终末期肝病患者(其中6例随访期间死亡)接受社会-医学-心理治疗(即进行内科普通药物治疗的同时将社会支持、心理治疗融入其中,应用循证医学指导,预防疾病恶化)并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变化情况、MELD-Na评分、MNA-SF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钠浓度、血白蛋白、腹水情况和肝性脑病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命质量有所提高,但MELD-Na评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MNA-SF评分情况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可有助于延缓临床症状、改善生命质量,有助于部分改善疾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inatelyase,ASL)分泌及与肝病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2例明确诊断的肝病患者,测定血清ASL、甘氨酸胆酸(GC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与71例非肝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病组血清ASL水平显著高于非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而非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CA、ALT和AST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urve)显示ASL诊断肝病疾病的诊断效率高于GCA、ALT和AST,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病患者血清ASL水平与GCA、ALT、AST呈正相关性(r=0.618,P<0.01;r=0.473,P<0.01;r=0.433,P<0.01)。结论ASL是反映肝脏疾病的灵敏指标,与常见的肝病血清学诊断指标有关联性,且诊断效率最高,适合临床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特点。方法对研究组病毒性肝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两组常规生化检验工作。记录两组常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常规指标中研究组DBL、TBL、TBA、ALT、AST、ALP、r-GT、CH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P、A/G、CHE、ALB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提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新指标中研究组PA低于对照组,而其ADA、LAP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病毒性肝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特点,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实验室检验确诊病情,根据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变化情况判断其临床疗效并适当调整救治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