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式肛管灌肠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开展灌肠的150例病患,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改良式灌肠袋灌肠,参照组给予常规灌肠,比对两组病患肠道清洁度、灌肠速度与灌肠时发生的负面状况。结果 研究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100.0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2.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灌肠液流速在全开与半开状况下分别为(5.48±0.71)ml/s与(1.37±0.22)ml/s,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患出现腹胀、肛管插入时疼痛与灌肠液外溢概率分别为4.00%、5.33%与1.33%,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式灌肠袋,可以明显减少在灌肠时出现的负面情况,同时提升对肠道的清洁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改良式 肛管灌肠袋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肛肠手术前后患者肛管内的直肠压力,从而判断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共计7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对74里需要肛肠手术的患者进行肠管直肠的测压,将所获数据进行记录作为术前组;手术过后1个月后,对术前组的所有患者肛管直肠重新测压,并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作为术后组。将术前组和术后组的患者肠管直肠测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对于患有低位肛瘘和环状混合痔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肠管直肠测压各项数据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几种肛肠疾病,例如:环状嵌顿痔患者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值偏高,而舒张压值偏低。在手术过后肛管静息压明显低于术前,而舒张压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其余几种肛肠类疾病术前术后肛管直肠压力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些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类疾病术前术后的肛管直肠压力具体值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具体的病例展开分析。能够了解不同类型肛肠疾病的直肠压力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同时也可以作为判断术后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肛肠疾病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手术前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进2010年 7 月至 2020 年 8 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15 例患有 AMM 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理资料,对其临床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相关特征和免疫表型以及 BRAF 基因突变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有关的文献完成梳理。结果 15 例 AMM 患者其年龄最小的45岁最大的年龄88 岁,其中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5:10 。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便血和肛管直肠肿物以及肛门出现坠胀疼痛。在本文研究的15 例患者里只有2 例患者在临床上的诊断属于恶性黑色素瘤。镜下肿瘤细胞自身的形态十分多样,异型性相对明显并且核大其中的核仁明显,胞浆中能够看到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出肿瘤细胞当前的表达S-100和Vim- entin,HMB-45与Melan-A,不表达为CK和EMA以及LCA和Ki-67 表达在百分之10到百分之60的一种阳性不等,1 例出现了 BRAF的基因突变。结论 AMM 属于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并且预后并不是十分理想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的表现并不具备特异性,临床上产生的误诊率比较高,确认诊断时要求按照免疫组化去完成标记物的检查。在治疗上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手术,在手术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以及针对患者的免疫情况进行治疗等。

  • 标签: 肛管 直肠 黑色素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就诊的行肠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系统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系统护理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结果系统护理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结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系统护理组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常规护理组(80.00%),依从性(90.00%)高于常规护理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护理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肠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直肠、胃肠道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系统护理 ESD手术 GQOL-74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神经外科脑室引流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脑外科住院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5例采用定向引流管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25 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对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为(5.1±1.6)d,对照组为(10.8±2.3)d,相对比为 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 96.0%,高于对照组的68%,P<0.05。结论:定向引流管护理干预对脑外科术后护理引流效果显著。

  • 标签: [] 护理干预 脑室引流 引流管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脑室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室引流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术后采取常规引流管护理)与观察组(20例,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对引流管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外科脑室引流术后引流管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室引流术 引流管护理 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直肠癌术后留置肛管患者舒适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及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数字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相结合自行编制的《留置肛管患者舒适度调查问卷》,对2019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64例留置肛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留置肛管患者的不适主要为坐位困难和上下床困难,其中43例占67.19%的患者中重度坐位困难,30例占46.88%的患者中重度上下床困难。肛管外露长度是患者不适的影响因素(F值为22.018、18.213,P<0.01)。结论直肠癌留置肛管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坐位困难和上下床困难,应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措施,使用有效的干预方法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留置肛管 舒适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直肠癌术后留置肛管患者舒适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及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数字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相结合自行编制的《留置肛管患者舒适度调查问卷》,对2019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64例留置肛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留置肛管患者的不适主要为坐位困难和上下床困难,其中43例占67.19%的患者中重度坐位困难,30例占46.88%的患者中重度上下床困难。肛管外露长度是患者不适的影响因素(F值为22.018、18.213,P<0.01)。结论直肠癌留置肛管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坐位困难和上下床困难,应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措施,使用有效的干预方法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留置肛管 舒适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RMM)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2012年3月至2019年2月的2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分析探讨可能影响ARM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Melan-A均阳性,CK-20均阴性,Ki-67指数在30%-80%之间。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34)、临床分期(P=0.000)与ARMM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ARMM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临床分期(95%CI:1.023-16.265,P=0.046)。结论 ARMM是一种少见但致命的疾病,预后较差,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RMM预后分析显示肿瘤的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 标签: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预后的影响,并建立更精准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AMM患者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向后逐步回归法挑选变量,建立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结果89例AMM患者中65例(73.0%)为女性,78例(87.6%)年龄<70岁;最常见的肿瘤部位为直肠(48.3%,43例),其次为肛管(31.5%,28例)和直肠肛管(20.2%,18例)。38例(42.7%)患者直接接受了腹会阴切除术,37例(41.6%)接受了以干扰素为主的免疫治疗,11例(12.4%)同时接受了全身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DSS)率为41.6%(37/89),5年DSS率为31.5%(28/8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和T2期均为A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11.29、4.83,95%CI 2.89~44.13、1.66~14.11,P均<0.01),而神经脉管侵犯、免疫治疗、系统化学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广泛性局部切除后补充腹会阴切除、直接行腹会阴切除和腹会阴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均为预后的保护因素(HR=0.09、0.23、0.10、0.13、0.26、0.02,95%CI 0.02~0.34、0.10~0.57、0.02~0.49、0.03~0.52、0.08~0.90、0.00~0.27,P均<0.05)。进一步利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分期、远处转移、药物治疗和手术方式建立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该Nomogram模型内部验证显示其在预测1、3和5年DSS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一致性指数为0.749,较TNM系统一致性指数(0.607)高。结论AMM患者多<70岁,女性居多,肿瘤多位于直肠,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较多。年龄≥70岁和T2期是A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神经脉管侵犯、以免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广泛性局部切除后补充腹会阴切除、直接行腹会阴切除和腹会阴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依据AM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建立的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较传统的TNM系统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心胸手、气胸、血胸的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采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引流护理,配合心里护理,掌握拔管指征,防止感染等措施。结果:使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气胸,血胸和心胸手术患者气液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是安全、有效,加强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感染,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闭式引流 胸腔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客户的用电习惯相较于之前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人们都逐渐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用电信息并进行缴费等其他业务,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实体渠道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客户更便捷的改变了传统的用电习惯。总之相较于传统的供电服务,电力企业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兴电子渠道,与实体渠道方式进行完美的结合,逐步完善多渠道服务体系,将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会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可见,通过对不同用户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不难发现数据中存在一定的规则和模式,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客户的渠道偏好制定相应的引流策略。

  • 标签: 电网企业 多渠道服务 客户数据 引流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配电网智能化改造需求,大量的智能开关需要安装在10kV架空线路主线及分支线上,替换原有老旧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等设备。根据近几年配电自动化改造实际需要,地市供电公司每年需要安装几百甚至上千台智能开关,为减少用户停电,保障中压供电可靠性,针对现有架空线路装置、智能开关特点以及带电作业开展情况等,探讨不同线路装置和作业方式下,带电作业安装或者更换柱上智能开关作业的方法。

  • 标签: 带电作业 智能开关 旁路开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烧伤科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对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1年8月本院烧伤科接诊住院病患70例,都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引流不畅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引流不畅发生率,研究组17.14%,比对照组51.43%低,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94.29%,比对照组71.43%高,P<0.05。结论:于烧伤科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用集束化护理,利于引流不畅发生率的降低,及满意度的改善。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科 引流不畅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行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法治疗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阐述了该方法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对冲洗效果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11例患者均为B级胰瘘合并腹腔感染,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43~67岁,平均58.5岁,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9例,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 1例,LPD中转OPD 1例。11例患者中,3例出现腹腔出血,3例严重腹腔感染并脓毒症,所有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后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27.5(11~75)d。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