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共计30例。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15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晕眩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眩晕症状VAS评分为(1.22±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5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 要】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根据 2010年 1月至 2013年 12月我院的 2-例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 12例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8例使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共有 6例痊愈, 4例显效, 1例有效,临床有效率是 91.67%;对照组有 1例痊愈, 2例显效, 2例有效,临床有效率是 62.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临床中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眩晕 护理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耳源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眩晕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眩晕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比较护士及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干预期间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入院时和干预1周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的情绪性得分(DHIE)。结果出院时试验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病人跌倒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0.0%),干预1周后DHIE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分级护理有助于对耳源性眩晕病人实施精准护理,降低病人跌倒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氢钠与异丙嗪联合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急诊内科治疗的90例眩晕症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与异丙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P<0.05);治疗30min及3h后分别评估两组的眩晕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加重、体位性低血压、恶心呕吐、肠胃道不适等,观察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与异丙嗪联合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