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单药与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缬沙坦单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心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降压药的疗效以及经济性。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即替米沙坦组(27例)、缬沙坦组(27例)、厄贝沙坦组(26例);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2%、88.9%、88.9%,三组间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且三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但三组比较替米沙坦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值最低,缬沙坦组成本-效果比较最高。结论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降压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替米沙坦的经济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 HPLC法考察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中缬沙坦、氨氯地平含量之间的稳定性,了解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改厂家药品的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HPLC法,GL Sciences Inertsil ODS-SP色谱柱(5 μm,4.6×250 mm);流动相:水-三氟乙酸-乙腈(500:2:500);流速:1.0 ml/min;柱温:40 ℃。以流动相配制对照品和供试品,测定浓度氨氯地平和缬沙坦为5 μg/mL、80 μg/mL。结果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线性良好。两者的回收率为99.55%、99.76%,RSD为0.31%、0.17%。结论 测试样品含量稳定性较好,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优点,可用于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中缬沙坦、氨氯地平的含量测定,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HPLC法考察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中缬沙坦、氨氯地平含量之间的稳定性,了解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改厂家药品的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HPLC法,GL Sciences Inertsil ODS-SP(5 μm,250×4.6mm);流动相:乙腈-水-三氟乙酸(500:500:2);流速: 1.0 ml/min;柱温:40 ℃。以溶剂乙腈:水(1: 1)配制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测定氨氯地平浓度为5 μg/mL,缬沙坦80 μg/mL。结果 缬沙坦在64~96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y= 33392x + 2000000 (R = 1),氨氯地平在4~6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y= 17454x+11994(R =0.9995)。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5% 、99.76%,RSD为0.31% 、0.17% 。结论 该厂家批次间的含量稳定性较好,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优点,可用于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中缬沙坦、氨氯地平的含量测定,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轻中度高血压控制的应用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抽取医院60例高血压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各有不同,按随机数字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缬沙坦,按常规剂量进行服用;B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按疗程服用;C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持续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将三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一个疗程结束后,3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但C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高于A、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C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不良轻中度高血压控制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比单药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保障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真实世界中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处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两组,比较组间流行病学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超声心脏结构和功能;随访3个月后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滴定情况及安全性,观察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发生情况。 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55.1±16.4)岁,心力衰竭病程0.3~30年,其中男性82例(60.7%),既往高血压57例(42.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1例(82.2%),平均左室射血分数34.9%±9.4%。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组89例,发病年龄[(49.8±15.6)岁比(65.2±12.8)岁]、基线收缩压[(111.7 ± 22.6)mmHg比(121.8 ± 20.3)mmHg]和左室射血分数(33.6%±9.3%比37.5%±9.1%)均低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组(46例),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组[(65.1± 9.5)mm比(60.8±7.1)mm](均为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起始剂量为17、50、100、150和200 mg/d的患者分别为1、32、66、2和34例。中位随访4.0个月,7例失访,10例停药,45.9%的患者沿用起始剂量,40.7%的患者药物加量,仅8例达到400 mg/d的靶剂量。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起始剂量、耐受剂量、短期心原性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在真实世界中,本中心处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患者以非缺血性心力衰竭较多见,且与缺血性心力衰竭同样对药物耐受良好;绝大部分用药患者未能达到靶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实验组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对比2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方法:抽选出本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中的80例进行分析,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SD、6分钟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两组分组,设定其中43例为参照组并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其余43例为研究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情况,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炎性水平,并大幅增强其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两组分组,设定其中43例为参照组并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其余43例为研究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情况,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炎性水平,并大幅增强其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