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建立了离子交换色谱-直接电导法同时测定小麦中矮壮素和缩节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磨碎超声提取后,过固相萃取(SPE)柱去除蛋白质,用0.22μm膜过滤,进样检测。考察了不同的阳离子色谱柱SH-CC-1、SH-CC-2、SH-CC-3,不同的淋洗液对矮壮素、缩结胺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为:SH-CC-3阳离子色谱柱,直接电导检测,淋洗液选用甲烷磺酸(3.0mmol/L)分离;流速:1.0mL/min;柱温:40℃;进样量:100μL。在此条件下,矮壮素及缩节胺在0.20-20.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矮壮素和缩结胺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70和0.073mg/L,矮壮素、缩结胺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6.0%-93.8%和74.9%-91.2%,相对标准偏差在4.2%以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检测小麦中矮壮素和缩结胺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甲酸雌二醇配合缩宫素治疗及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350例产妇按胎儿娩出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予苯甲酸雌二醇6mgim,同时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完整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胎盘残留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苯甲酸雌二醇配合缩宫素治疗及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单纯应用宫缩素,对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与欣母沛联合用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108例,根据其入院的时间段,将其分为2组。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使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的产妇为观察组(58例),2010年1月1日一12月31日使用缩宫素的产妇为对照组(50例),观察2组产妇用药后子宫收缩情况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应用缩宫素加欣母沛能有效地促进子宫收缩,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缩宫素与欣母沛联合用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缩宫素对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宫体注射催产素,B组术中宫体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指标(1)切皮前、催产素(生理盐水)注射前及催产素(生理盐水)注射后2分钟、15分钟时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2)两组浆膜下肌瘤大小,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1)A、B两组浆膜下肌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2)A、B两组切皮前、催产素(生理盐水)注射前动脉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催产素(生理盐水)注射后2分钟A组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低于B组(P<0.01),心率高于B组(P<0.01)。催产素(生理盐水)注射后15分钟A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高于B组(P<0.05),心率低于B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宫体注射缩宫素可导致动脉血压先降后升,心率先升后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在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往院分娩的已诊断为原发性宫缩乏力的初产妇200例,其中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1、保持病室安静,由包床护士利用图片和电教片资料向产妇宣教分娩相关知识,并解答产妇和家属的疑问。2、遵医嘱先给予产妇5%的葡萄糖100ml﹢间苯三酚80mg静脉滴注后,再给予产妇5%的葡萄糖500ml﹢催产素2.5μ静脉滴注。3、鼓励产妇进食高能量食物,如巧克力、红牛等。对照组遵医嘱给予5%的葡萄糖500ml﹢催产素2.5μ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88,p<0.05)。观察组产妇观察距分娩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7,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6,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92,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21,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提高顺产率、降低手术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分娩并发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