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下组织连续缝合术在儿童眼周软组织线性切裂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武汉儿童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1月眼周线性软组织裂伤399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皮下软组织间断缝合组(200例)与连续缝合组(199例)。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术后组织肿胀持续时间、医用组织胶有效使用率及术后外观评分。结果连续缝合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及术后组织持续肿胀时间分别为(27.25±6.67)min、(0.84±0.29)ml及(3.40±1.02)d,均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的(31.71±6.71)min、(1.04±0.38)ml及(5.40±1.58)d(t=6.85、7.19及17.10;均P<0.001)。连续缝合组医用组织胶使用189例(94.97%),明显高于间断缝合组的55例(27.50%)(χ2=594.05, P<0.001)。术后1周(1期)及1个月(2期),伤口愈合外观HWES评分6分者,连续缝合组占95.98%(191/199)及98.49%(196/199),均优于间断缝合组的87.00%(174/200)及88.50%(177/200)(χ2=10.39及16.35;均P<0.001)。结论治疗儿童眼周软组织线性切裂伤,皮下组织连续缝合较间断缝合省时、恢复快,而且愈合好。

  • 标签: 眼损伤 穿透性 儿童 缝合,连续,皮下 缝合,间断,皮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单层与连续套锁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的效果。方法根据缝合方式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的125例剖宫产妇分为单层组(62例)和套锁组(63例),分别接受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子宫切口,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套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均高于单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锁组的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8/63)和38.10%(24/63),均高于单层组的3.23%(2/62)和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月经复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的操作简单,子宫切口愈合及复旧较好,可降低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可在剖宫产切口缝合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会阴缝合中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2月间,本院内产后需会阴缝合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分娩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对照组(单号日期分娩,250例)、观察组(双号日期分娩,2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间断缝合技术,观察组应用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比较两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会阴伤口线结反应、产后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甲级率、会阴伤口线结0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性生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会阴缝合中,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可有效减少会阴线结反应,减轻产后会阴疼痛感,促进会阴伤口愈合,还可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会阴缝合 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 会阴疼痛 伤口愈合 伤口线结反应 产后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进行比较,研究出更好的缝合方式。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连续单层缝合的方式,共29人,B组为连续套锁缝合的方式,共31人,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上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一年的月经不调与切口假腔发生率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相更有优势,操作简单,使产妇在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值得在手术过程中推荐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连续锁边加褥式缝合在会阴缝合中的效果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自然足月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缝合术,观察组使用连续锁边加褥式缝合术。记录缝合时间、伤口红肿、硬结等情况,并结合疼痛感和伤口愈合情况,评价2种缝合术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为10.2±1.9min,局部硬结例数1例,伤口红肿例数4例;无痛、轻微痛、中度痛和很痛例数分别有2、64、4和0例;伤后愈合甲级68例,乙级1例,丙级1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会阴缝合术,连续锁边加褥式缝合术可以更好的缩短缝合时间,减少分娩产妇的疼痛感,利于产妇的伤后愈合。

  • 标签: 连续锁边 褥式缝合 会阴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甲状腺患者(60例、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的丝线间断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方法,对比患者刀口的闭合时间、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瘢痕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0.51±2.35)分钟,对照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2.13±2.41)分钟,p>0.05;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形成情况中,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切口缝合 皮下脂肪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60例,均采用会阴左侧切开术,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名,两组均采用阴道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缝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切开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减轻活动时的疼痛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有利于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385例剖宫产横切口分别采用皮下脂肪层缝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4.78P<0.05)。结论采用Z—O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皮下脂肪的方法优于改良传统(未经碘伏消毒)丝线常规间断缝合脂肪层方法。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皮下脂肪层 缝合方法
  • 简介:目的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修复体表肿瘤切除后的死腔,探讨一种有效封闭死腔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08例体表肿瘤患者。其中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腔隙者共1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常规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97例)和B组(贯穿缝合加压包扎,7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体表肿瘤切除后,应用贯穿缝合技术封闭死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贯穿缝合 死腔 体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方法、优点。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0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皮内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切口愈合情况、皮肤缝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切口愈合均美观,呈线型,未发生脂肪液化,但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住院天数多。结论观察组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皮肤缝合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 标签: 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 下腹部横切口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再次剖宫产产妇腹部瘢痕防治中采取皮下心型缝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加入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4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皮下缝合),实验组(27例,皮下心型缝合)。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腹部瘢痕发生率为7.41%;对照组腹部瘢痕发生率为40.74%。两组腹部瘢痕产生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 结论:在再次剖宫产产妇切口缝合中采取皮下心型缝合,能够显著减少腹部瘢痕产生。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下心型缝合 再次剖宫产产妇 腹部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