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予以25mg/d、观察组予以10mg/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8.11%VS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亮丙瑞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复发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7.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丙瑞林用可以显著提高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12.5mg的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10.0mg米非司酮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子宫肌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绝经率、月经复潮发生率以及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经率,应用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 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院妇科就诊9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不同手术术式分成肌瘤剔除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46例)和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术,5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水平[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雌激素(Estrogen,E2)、孕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 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切除组FSH、LH水平均高于其术前(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切除组FSH、LH水平均高于其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切除组E2水平低于其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肌瘤剔除术组的SF-36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随访,肌瘤剔除术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剥除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指标及性腺轴相关激素指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15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A组剂量为5.0mg/d,B剂量为10.0mg/d,C剂量为12.5mg/d,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子宫体积、肿瘤体积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且C组的变化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诱导绝经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剂量为12.5mg/d时对患者的诱导绝经成功率最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行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诱导绝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不同分3组,均予以米非司酮治疗,A组用量12.5mg/d,B组用量10mg/d,C组用量5mg/d,比较3组子宫、肌瘤体积及月经表现、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104.23±14.92)mm3、(25.11±1.52)mm3比B、C组小(P<0.05);A组诱导月经成功率85.71%比B组、C组高,月经复潮率8.57%、阴道出血率2.86%低于B组、C组(P<0.05)。结论临床推荐12.5mg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可缩小子宫肌瘤,提高绝经诱导成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亮丙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其单双号编号分2组,3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号编号组),另一组以亮丙瑞林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双号编号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复发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数据76.67%,且观察组的复发概率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少,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亮丙瑞林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的患者效果非常可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50例,这50例患者都进行了小剂量米非司酮临床治疗,观察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小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在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上,治疗后有了明显减小,在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上,患者都有了明显减小,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后期病情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对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亮丙瑞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8月间接诊的患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则给予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以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10.0%),复发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6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亮丙瑞林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与参考组(米非司酮治疗),各为40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月经及肌瘤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诱导期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有助于缩小肿瘤、改善月经情况,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88例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睾酮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诱导闭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中,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子宫肌瘤显著缩小,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