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腋窝单孔甲状腺手术和内镜下双乳晕同侧腋窝路径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内镜下经腋窝单孔甲状腺手术(TASPET组)和40例内镜下双乳晕同侧腋窝路径甲状腺手术(BBIAA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分离皮瓣面积、术后1d的引流量、术后1d的视觉可视化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1d的CRP水平、体温、住院天数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BBIAA组患者为2.6%(1/38),TASPET组为16.2%(6/37),显著低于TASPET组(χ^2=4.088,P〈0.05)。结论内镜下双乳晕同侧腋窝路径甲状腺手术手术更为简单、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12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30~75岁,平均53.5岁。肩胛盂骨折按照Ideberg分型:Ⅰa型2例,Ⅱ型9例,Ⅴa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腋窝入路治疗,2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于麻醉下先行手法复位,2例IdebergⅠa型患者使用锚钉固定,余10例患者使用腋窝入路专用接骨板固定,3例合并大结节骨折患者均经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使用大结节专用接骨板固定。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Hawkins分级分别对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疼痛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9~20个月(平均14.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55~110 min,平均76.3 min;术中出血量为60~160 mL,平均103.8 mL;住院时间为8~14 d,平均11.1 d。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肩胛盂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肩关节不稳、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9.2°±26.1°,外展156.7°±29.6°,外旋(中立位)48.3°±15.3°,内旋(中立位)73.3°±12.3°;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0±5.3)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10.8°±11.6°、7.5°±11.4°、5.8°±10.0°、42.5°±16.0°、(4.9±4.0)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0分11例,2分1例。结论经腋窝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隐蔽美观,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采用单侧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与采用单侧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开放组)的患者334例,其中男45例,女289例,年龄12~72岁。腔镜组患者139例,开放组患者1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8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绘制腔镜组手术探索发展曲线,划分技术探索期和技术稳定期,并比较技术稳定期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满意度上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上腔镜组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9.5)岁比(48.1±10.6)岁,t=11.31,P<0.01]。根据探索发展曲线,腔镜组技术探索期为51例,技术稳定期为88例。在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上,技术稳定期腔镜组的手术时间[(90.6±18.6)min、(93.5±22.0)min]和术后引流量[(121.5±87.6)ml、(155.5±69.1)ml]大于开放组手术时间[(61.6±15.6)min、(46.5±8.4)min]和引流量[(93.2±42.3)ml、(78.9±4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8、7.23、3.35、3.05,P值均<0.05),这2组在手术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6.8)ml比(13.5±7.7)ml,(16.3±14.1)ml比(11.9±5.1)ml,t值分别为0.74、1.05,P值均>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技术稳定期腔镜组在颈前吞咽不适发生率以及切口满意度评估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比29.2%,P<0.01;(1.1±0.5)分比(2.8±0.7)分,t=21.12,P<0.01],但其术后锁骨上(下)区域麻木的发生率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比0,P<0.01)。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术后血肿、术后感染、术后淋巴漏或乳糜漏的发生率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侧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性好且美容满意度高的手术方式。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经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叶切除、25例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腋窝入路手术时间[(129.0±17.91)min]较胸乳入路[(142.0±22.75)min]短,术后引流量[(61.0±43.84)ml]较胸乳入路[(94.0±59.46)ml]少,术后患者对切口满意度较胸乳入路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腋窝入路在处理单侧甲状腺叶疾病方面优于胸乳入路,美容效果较好,两种入路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实施全期精准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进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进行手术时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全期精准护理,将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存在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实施全期精准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实施全期精准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在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进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 6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进行手术时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全期精准护理,将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存在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针对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实施全期精准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采用开放式与经腋窝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率14.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单孔腹腔镜行甲状腺切除术,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切口的美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措施与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抽取在本院开展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主体,回顾相关资料,近护理形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5例实验组增加围术期护理,对比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疼痛程度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单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及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治疗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共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长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短,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有效率为98.00%,参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仅为84.00%。结论: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需重点识别和保护的结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深度学习技术识别RLN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5月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操作的,留存了完整视频资料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录像。两位资深甲状腺外科医师选取其中包含RLN的视频片段,经过训练的标注人员对RLN的轮廓进行描绘标注,并经两位甲状腺外科医师审校确认。视频资料用随机数方法按照5∶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并根据RLN与周围组织的辨识度分为高、中、低辨识度。采用基于PSPNet的语义分割模型进行训练,使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同时结合金字塔池化模型融合多尺度特征,最终根据交并比(insertion over union, IOU)评判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RLN具体位置预测的能力。所有资料使用R 4.0.2版本分析。结果共38个视频中累计35 501帧图像纳入本研究,其中32个视频共29 704帧图像作为训练集,6个视频共5 797帧图像作为测试集。当IOU阈值设为0.1时,模型在高、中、低辨识度组中的灵敏度和精确率分别达到了100.0%/92.1%、95.8%/80.2%及81.0%/80.6%。而当IOU阈值提高到0.5时(代表有效定位RLN),灵敏度和精确率则分别为92.6%/85.3%、71.7%/60.5%及38.1%/37.9%。这说明本模型在辨识度中高时可很好地提示RLN的位置和走行。漏检通常因目标过小、边界不明确所致。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RLN识别在腔镜甲状腺手术视频中是可行的,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可能帮助外科医生降低手术中误损伤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简介:目的:评估单孔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机体应激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甲状腺肿瘤患者400例,随机方式分为单孔腔镜组(n=188)与传统腔镜组(n=212)。分别检测术前48h、术后24h、144h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3,T4,TSH)水平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3、T4、TSH均有不同变化,两种手术方式在单侧甲状腺切除T3、T4术后24h有所增高,但单孔组恢复较快;传统组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后24h甲状腺激素(T3,T4,TSH)水平变化较显著,单孔组手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传统组下降轻微且恢复较快(P〈0.05)。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P〈0.05)。结论单孔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及代谢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