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进行治疗时,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患有该病的病人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80名,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分组的方式为平均分配,其中一组为保守组,另外一组为研究组,保守组病人采用保守方法进行诊治,研究组采用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97.50%;保守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77.50%,同时研究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仅为7.5%,而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32.50%,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清晰。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可以使疗效得到强化,具有更大的医学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PVP治疗的OVCF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的为12例(20.0%)24个椎体,其中相邻椎体为11个(45.83%)。相邻与非相邻椎体骨折间、有无新发椎体骨折间的患者对比,其体重指数(BMI)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而性别、年龄、PVP手术椎体个数、骨折椎体个数、身高下降、骨水泥注射剂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VP治疗OVCFs患者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为BMI≤18.5kg/m2(低体重指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低体重指数,且与手术本身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保守治疗效果对比,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脊柱病区住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保守治疗、PKP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前缘高度、中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保守治疗,建议临床广泛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3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进行研究观察,并按单号、双号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1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组;51例采取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度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Cobb角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所有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患者实施研究,运用抽签的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为保守组患者运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疼痛情况以及功能障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手术组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结论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到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改善功能障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5年10月的47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邻近椎体再次骨折作为观察组,在42例没有再次骨折患者中随意抽取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年龄、性别以及骨水泥注入量等相关因素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P<0.05)。结论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镇痛方式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进行术后止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氯胺酮进行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相关表现。结果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另外,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ODI功能障碍指数为(83.108±5.345)%,观察组患者为(12.097±6.91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以及氯胺酮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情况,较好的保持患者镇静状态,适合在临床上广发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便临床,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0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患者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具有术后疼痛评分低,活动能力评分优势,适合老年患者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伤椎高度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治疗各有优势,两种术式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更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2组(n=40),分别采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康复,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前柱高度(81.2±12.3)mm、中柱高度(83.5±12.6)mm以及活动能力评分(1.3±0.23)分等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的(74.2±11.3)mm、(76.3±11.8)mm、(1.5±0.4)分,(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但是后凸成形术有更显著的疗效。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症状性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性老年骨折疏松椎体骨折骨不连病人66例,72个椎体。结果术中、术后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发生。发生椎间隙渗漏3个椎体(考虑患椎有终板损伤),椎弓根渗漏1个椎体,无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无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椎体的后凸角度变化不大,6个椎体后凸角度有10°左右的减少。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背肌力量明显增大,有7例患者仍感有腰背痛,但服用止痛药有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由术前的(8.8±1.8)分下降为术后的(2.5±0.81)分(P〈0.01),采用剔除性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由术前的(41.6±27.1)分下降为术后的(16.8±6.2)分(P〈0.05);经6~36个月随访(平均17.2个月)无一例疼痛术后复发,椎体高度经X线片检查术后无改变,患椎内骨水泥弥散良好。结论PVP术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性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一共选取45例研究组对象,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传统手段治疗的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量和治疗后后凸畸形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锥体高度丢失量为(0.11±0.01)cm,对照组为(0.20±0.02)cm,差异明显(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后凸畸形度为(52.84±3.59)°,对照组患者为(60.02±5.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显示改善患者的后凸畸形度和椎体高度,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接收的3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9例,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常规护理与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病情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2组患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优,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上述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时配合围术期对症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