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它由数层结构组成。最表面不含血管的薄层是表皮,覆于真皮之上,真皮层则较厚,包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肉层之间相隔一层坚硬的筋膜。感染可以侵犯其中一层或几层结构。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深脓疱 抗生素 毛囊炎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问的屏障。它由如下几层组成,最外层是表皮,较薄,无血管;其下是真皮层,较厚,含有毛囊、皮脂腺和汗晾;皮下脂肪层在真皮层下,由一层较韧的筋膜与肌肉相隔。感染可累及一层或多层。

  • 标签: 皮肤感染 软组织感染 皮下脂肪层 真皮层 脓疱病 臁疮
  • 简介:摘要皮肤软组织感染必须严格控制,预防十分重要。

  • 标签: 皮肤 软组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宜昌地区皮下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菌学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2012年五年间我科门诊180例皮下组织真菌病患者。结果①申克孢子丝菌仍是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裴氏着色霉、白念珠菌。但近五年孢子丝菌病病例数明显减少,马尔尼菲青霉基本保持稳定②年龄构成患病数最多的为30岁以上患者,近2年,15岁以下患者明显增多③易感因子中外伤最常见,蚊虫叮咬伤、感染逐年增多。结论申克孢子丝菌仍是最常见致病菌,但近年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儿童的皮下组织真菌病近年日益增多。

  • 标签: 皮下组织 真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此类疾病病情轻重程度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浅表局限性感染,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深部坏死性软组织感染。SSTI 目前临床命名较为混乱,预后不一,治疗方法各异,涉及学科众多,轻者仅需简单的皮肤消毒即可自愈,重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治疗上需反复多次清创引流,甚至截肢治疗。

  • 标签: 皮肤 软组织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儿科519100;2.广东省珠海市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研究生519100)摘要目的观察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后肺组织的气道炎症及胶原沉积的分级。方法48只RSV感染Balb/c小鼠分别予感染后当天、3天、7天、14天,采用HE及VG染色观察气道外周炎症分级和气道胶原沉积分级。结果1、RSV感染组气道炎症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SV感染组在感染第7天时气道炎症分级达最高峰,在感染第14天时,气道炎症分级下降(P<0.05)。2、RSV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当天至第7天未见明显胶原沉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感染第14天时,气道外周可见明显胶原沉积(P<0.05)。结论RSV感染Balb/c小鼠后气道的炎症至少持续至感染后14天;在感染14天时气道外周可见明显的胶原沉积。

  • 标签: RSV Balb/c小鼠 气道炎症 胶原沉积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39-01
  • 简介: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骨与关节以及肌肉、血管、皮肤等结缔组织发生弥漫性病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代表病种有系统性红斑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等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ERYTHEMATOSUS 类风湿关节炎 CONNECTIVE 弥漫性病变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很多整形美容手术,由于手术区域的脓肿分支杆菌的感染,导致手术失败,且感染病例不断增长。本文综述了皮肤软组织感染脓肿分支杆菌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脓肿分支杆菌 感染 皮肤软组织
  • 简介:摘要总结了25例VSD治疗骨科感染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包括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及病情观察;术后护理是保证有效的引流、观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解决。通过护理人员细致、专业、全方位护理,及时观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解决,可以保证有效的引流,加快创面愈合进程,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 简介:患者女,40岁,因左小腿红肿、结节伴发热4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大片红斑、肿胀,触之感皮下结节,质软,结节中央见破溃及结痂。右股外侧、腰部、骶尾部可见散在红斑,右股外侧及骶尾部可见数个溃疡及窦道,溃疡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取皮下结节内穿刺液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真菌为Phialemoniumcurvatum。使用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

  • 标签: Phialemonium curvatum 皮肤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组织感染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治疗的有效率。方法对12例应用VSD技术治疗的病人,术前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是加强对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结果12例患者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无感染,皮瓣存活,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后出院。结论对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加强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和创面护理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损伤 组织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D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CTD并发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85岁,平均(51±23)岁;均无明确鸟类接触史。其中3例RA,7例SLE,1例pSS,1例未分化CTD;4例隐球菌脑膜炎,8例肺隐球菌病;12例均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起病前均曾单用或联合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血隐球菌抗原检测均阳性;6例行脑脊液检查,2例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颅内压明显增高[最高>600 mmH2O)(1 mmH2O=0.009 8 kPa)];7例行肺穿刺活检,7例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阳性;6例发病时淋巴细胞<1.0×109/L,共2例检测了外周血CD4+ T细胞且水平明显降低。治疗方面,12例均静脉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4~6周),12例应用氟康唑,2例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1例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1例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氟胞嘧啶,均改为口服氟康唑序贯治疗,总疗程4~21个月,11例均痊愈,1例隐球菌脑膜炎症状缓解。结论CTD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可能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关,外周血淋巴细胞尤其是CD4+ T细胞降低更易感染,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此病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脑膜炎
  • 简介:临床上复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并发感染,多见于深度烧伤、撕脱伤等严重外伤后或伴有较复杂全身性疾病患者。感染初期局部症状较重,严重者危及生命;感染控制后创面有时较大、受累组织种类多,修复困难。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1例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严重感染的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 感染创面 综合治疗 并发感染 全身性疾病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