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12月在宣武医院就诊的未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生化指标及血常规。定义DBP≥90 mmHg为DBP升高,根据DBP水平分为DBP正常组(36例)和DBP升高组(69例)。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Hb与DBP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5例患者,平均年龄(48.99±12.91)岁。DBP升高组体重、肌酐、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收缩压均高于DBP正常组,而年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Hb与DBP呈正相关(r=0.262,P=0.00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Hb(β=0.117,P<0.05)、谷丙转氨酶(β=0.086,P<0.05)与DBP呈正相关,而年龄(β=-0.234,P<0.05)与DBP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BP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049,P<0.05)。结论Hb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BP呈正相关,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BP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头抬高角度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和脑血流量的影响,为患者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将患者床头抬高0°、5°、10°、15°、20°、25°、30°7个体位,每种体位保持5 min,记录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脑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床头抬高0°、5°、10°、15°、20°、25°、30°时患者颅内压为(12.39 ± 3.32)、(10.64 ± 3.19)、(9.84 ± 2.58)、(9.09 ± 1.76)、(8.33 ± 2.51)、(7.13 ± 1.81)、(6.81 ± 1.67)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为(106.06 ± 10.17)、(104.45 ± 10.77)、(105.87 ± 6.73)、(106.82 ± 10.36)、(105.78 ± 10.27)、(106.77 ± 6.15)、(100.30 ± 10.92)mmHg,脑灌注压为(93.67 ± 10.36)、(93.82 ± 10.81)、(96.03 ± 7.26)、(97.73 ± 10.63)、(97.45 ± 10.38)、(99.65 ± 6.62)、(93.49 ± 10.99)mmHg,脑氧饱和度为0.659 ± 0.067、0.669 ± 0.052、0.671 ± 0.080、0.693 ± 0.133、0.693 ± 0.085、0.689 ± 0.098、0.661 ± 0.068。颅内压随床头角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各角度时颅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5.380,P<0.01)。平均动脉压在30°时呈显著降低趋势,30°时与0°、5°、10°、15°、20°、2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31~2.997,P<0.05)。脑灌注压和脑氧饱和度先呈上升趋势,在30°时显著降低;15°、20°、25°时脑灌注压、脑氧饱和度明显高于0°和30°时(t值为2.554~3.331和2.378~3.091,P<0.05),但15°与20°、25°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角度时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床头抬高15°~25°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最佳体位。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血压正常者、普通高血压( SDH )患者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 )患者腰臀比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腰臀比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 方法 : 抽取来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人群 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分为三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 )组 76 例、 普通 高血压( SDH )组 142 例,血压正常对照组 182 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生化检验、 腰臀比及静息心率的测量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 腰臀比、静息心率 情况,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腰臀比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 1 )年龄、性别、吸烟、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LDL-C 、肌酐、冠心病、糖尿病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 腰臀比 : ISH 组、 SDH 组 患者 的 腰臀比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ISH 组 腰臀比 高于 SD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 3 ) 静息心率: ISH 组、 SDH 组 患者 的 静息心率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ISH 组 静息心率 高于 SD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 4 ) 血压与腰臀比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621 ( P<0.01 ) , 血压与静息心率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 582 , 腰臀比与静息心率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 546 ( P < 0.01 )。 结论: 高血压患者 腰臀比 及 静息心率水平 较血压正常者升高, 而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腰臀比 及 静息心率水平 升高明显, 腰臀比与静息心率 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及性别、年龄对其的修饰效应。方法该研究为队列研究。于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河南省新安县选取2个镇为研究现场,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村庄,进行基线调查。根据标准入选常住居民20 194人。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对入选者进行随访,最终完成随访者17 265人。排除基线高血压患者、基线静息心率资料缺失者、随访期间死亡者、随访时高血压诊断资料缺失者以及诊断为妊娠高血压者,最终共10 212人纳入该研究。基线和随访调查均包含问卷调查(人口统计学资料、行为危险因素、疾病史及用药史等)、人体测量(身高、体重、静息心率及血压测量)、空腹血糖以及脂质谱检测。按照静息心率的四分位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Q1组、Q2组、Q3组和Q4组。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随访期间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定义为新发高血压。以基线静息心率为自变量,以随访与基线的血压差值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静息心率与血压差值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即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然后采用公式计算高血压发病风险,即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该研究还针对性别(男性和女性)和年龄(<60岁和≥60岁)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研究平均随访6.0年,新发高血压病例累计2 059例,其中男性83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校正了潜在混杂因素后,静息心率每增加5次/min,高血压发病风险的RR值为1.04(95%CI 1.01~1.08,P<0.05)。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在女性人群中静息心率每增加5次/min,收缩压差值增加0.18 mmHg(95%CI 0.01~0.36 mmHg,P=0.046),同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RR=1.07,95%CI 1.03~1.11,P<0.05)。在女性人群中,Q3组(静息心率76~82次/min)和Q4组(静息心率>82次/min)高血压发病风险均高于Q1组(静息心率<70次/min),RR值分别为1.39(95%CI 1.18~1.63,P<0.05)和1.22(95%CI 1.02~1.45,P<0.05)。在男性人群中,无论<60岁组还是≥60岁组,静息心率加快均不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P均>0.05)。而<60岁组的女性静息心率加快则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RR=1.05,95%CI 1.01~1.10,P<0.05),≥60岁组的女性静息心率加快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则更高(RR=1.14,95%CI 1.04~1.25,P<0.05)。结论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群而言,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关联,且具有性别差异。静息心率较快的女性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更高,且以老年女性为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率和舒张压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26例,依据不同的手术室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进入手术室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入手术室后均得到升高,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指数、一般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心率和舒张压峰值,提高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炎伴高血压患者在龈上洁治术中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1—11月就诊于青岛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且患有慢性牙周炎伴原发性高血压的初诊患者,均通过清晨自行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收缩压(SBP)159 mmHg或舒张压(DBP)99 mmHg以下患者212例。分析比较患者在超声龈上洁治术前和术中血压的变化,并根据术中较术前血压升高(DBP波动≥4 mmHg)进行分组:血压升高组和血压升高不明显组。分析两组之间血压变化与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心率(HR)、精神紧张、就诊时间(上/下午)]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牙周炎伴高血压患者超声龈上洁治术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术前[SBP术中 = (133.1 ± 15.0) mmHg、SBP术前 = (129.7 ± 13.4) mmHg,DBP术中 = (87.7 ± 10.9) mmHg、DBP术前 = (83.6 ± 9.6) mmHg,HR术中 = (77.4 ± 11.3)次/分钟、HR术前 = (74.2 ± 9.9)次/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血压升高组和血压升高不明显组之间临床资料的比较显示:年龄(t = 2.49,P = 0.013)、精神紧张(χ2 = 16.27,P<0.001)、就诊时间(上/下午,χ2 = 5.8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78,P = 0.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伴高血压患者在超声洁治术过程中,年龄(OR = 1.033,95% CI = 1.001 ~ 1.065)、心率加快(OR = 4.073,95% CI = 2.165 ~ 7.661)、精神紧张(OR = 4.260,95% CI = 2.226 ~ 8.152)、下午就诊(OR = 2.376,95% CI = 1.242 ~ 4.545)均是术中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牙周炎伴高血压患者超声龈上洁治术中血压升高与年龄、心率、精神紧张、就诊时间(上/下午)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调查国内75所医院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75所医院进行问卷发放;对比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的施实施现况。结果医院在解读《指南》方面执行率较低,但综合医院对《指南》的解读学习情况较专科医院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616,P<0.05);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率较低,喂养率≥75%的单位仅占18.7%(14/75);在提供母乳采集相关支持、袋鼠式护理和专业专职人员进行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指导方面,专科医院较综合医院开展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450、10.516、6.436,P<0.05);在质量管理方面,专科医院中62.1%(18/29)有多学科合作团队促进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综合医院仅34.8%(16/46)有多学科协作团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254,P<0.05)。结论我国《指南》多参照国外相关标准,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及政策差异较大,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为提高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成功率,我国应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家标准,以利于各级医院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