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5例危重症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认真做好喂养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营养状况比治疗前明显好转。其中有15例腹泻,13例呕吐,7例堵管,3例脱管。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是阻止疾病发展,促进伤口愈合,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减少压疮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肠内营养(EN)是通过口服或借助喂养管经肠道提供机体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1,是一种经济、实惠、符合正常生理习惯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对维持胃肠道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菌群移位,防止肝内胆汁淤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重症患者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加重,常致营养不良3。临床上对重症患者营养状况重视不够,未及时实施营养支持,使得原发病已经控制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脏器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对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十分重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措施已不可缺少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存在营养风险的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状况,对其术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参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的标准,对脑出血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80例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分组进行营养支持与未进行营养支持作对比,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40例脑出血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未进行营养支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应及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56例胃肠癌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癌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迅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简介:摘要目的有营养风险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接受合理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3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应用营养支持,观察患者体质量、FEV1、MV、PaCO2、住院天数、病死率、死亡率指标的结果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学各指标变化情况、腹痛缓解时间、通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学各指标均趋于正常值,观察组CRP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及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时间、通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治疗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及优点和护理。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11月胃癌手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24例和静脉营养组(PN)23例。分别采用早期肠内营养(EN)和静脉营养(PN),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肠内营养组(EN)每天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记录有无腹痛、腹泻、腹胀和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后体重改变,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肠内营养组(E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静脉营养组(PN)(P<0.05)。结论营养不良是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肠内营养(EN)与静脉营养(PN)相比具有更符合生理,有利于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并发症少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的84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结合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重症患者病情加重者1例,对照组重症患者病情加重者4例;观察组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并发症7例(1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高龄脑出血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肠外营养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血糖及ALT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从治疗有效性来看,观察组32例患者中,2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32例患者中,1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降低营养底物不足,调节细胞代谢,降低了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在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及纠正机体代谢紊乱等对症治疗措施,其中肠内营养组患者加用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患者则加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28d内死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治疗前后机体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等。结果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患者28d内死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脱机成功率均显著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机体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有效降低死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提高脱机成功几率,改善机体营养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7例行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75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62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的发生。结果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并且不良反的发生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胃肠道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而对照组患者在肠外营养支持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胃肠道肿瘤术后临床活动中,肠内营养支持的干预方法较优秀,且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