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至2018年9月椎管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主排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康复干预后自主排尿时间少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经康复干预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管术后神经源型膀胱患者进行康复干预自主排尿时间缩短、尿路感染发生率降低、膀胱功能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护士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知信行问卷,并进行信效度的检验。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4所医院的286名护士进行调查,运用多种条目筛选方法进行筛选并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形成42个条目的问卷,知识维度18个条目,态度维度11个条目,行为维度13个条目;问卷Cronbach α系数0.952,重测信度0.818。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93;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9.839%。结论编制的护士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临床护士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知信行水平的测评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尿动力检查,在此期间通过有效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60例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针对性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上腹疼痛、反酸、呕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1/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7%(2/30),其中上腹疼痛患者有1例,反酸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6.7%(8/30),其中上腹疼痛患者有2例,反酸患者有3例,呕吐患者有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在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检查中,可以得到良好的的护理满意度,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按照导尿方式不同分为膀胱穿刺造瘘组、留置导尿组及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每组40例。对三组患者尿路感染、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4和6周后,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的尿道感染发生率、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均高于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P<0.05),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的残余尿量低于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P<0.05);治疗6周后,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P<0.05)。结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自主排尿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符合该病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30)例和实验组(n=30)例。给予常规组一般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常规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6.17%)显著低于实验组(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后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临床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检测逼尿肌厚度(DWT)在评估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78例因脊髓损伤引起的成年NB患者为病例组,以40例正常成年人群为对照组。超声测量DWT、尿动力学检测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残余尿量(PVR)及逼尿肌漏尿点压(ALPP)等指标。统计学分析比较DWT与MCC、BC、PVR及ALPP各指标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膀胱容量分别在50、100、150、200、250、300、400、500 mL时测得的DW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人群(P<0.05)。与低DWT组相比,高DWT组BC明显较低,而DLPP明显较高(P<0.05),组间PVR、M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WT与BC呈明显负相关(r=0.635,P=0.001),与DLPP呈明显正相关(r=0.621,P=0.003),而与PVR、MCC无相关性(r=0.422、0.331,P=0.158、0.341)。结论NB患者DWT增加,DWT与膀胱顺应性呈负相关,而与DLPP呈正相关。应用超声评估NB患者DWT有助于反映NB下尿路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120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选用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研究组60例、参照组60例。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X²=0.0316)。②两组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进行比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窦椎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对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单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脊柱内镜下腰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男19例,女21例;年龄(35±10)岁(范围24~55岁)。责任节段包括L3,4 4例、L4,5 31例、L5S1 5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4.5±0.9)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49.7%±14.0%。于病变节段双侧椎弓根投影的外侧缘连线与椎间盘投影上缘交点区域各注入质量浓度0.05 g/L的利多卡因0.1~0.3 ml,阻滞试验阳性。通过双侧入路椎间孔镜直视下用射频刀头或神经剥离子毁损窦椎神经起始段。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VAS评分及ODI指数的变化。结果内镜下观察腰窦椎神经呈细丝状,主支紧贴椎间盘向椎管内走行,副支于椎间盘的后外侧缘交叉进入椎间盘或椎体后缘;与脊动脉中央后支伴行的神经为窦椎神经主支,呈紧张状态,随神经根的活动而活动;沿窦椎神经主支向外侧移动工作通道,可观察到窦椎神经在神经节腹侧的起始位置。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窦椎神经毁损术。术后VAS评分降低至1个月(1.7±0.9)分、3个月(1.3±0.9)分、6个月(1.2±0.8)分、12个月(1.3±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7,P=0.00);术后12个月VAS评分改善率为68.9%±17.1%(范围33.3%~100.0%);6例患者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较术后6个月升高,包括L3,4 1例、L4,5 2例、L5S1 3例。40例患者术后ODI指数降低至1个月18.3%±5.2%、3个月14.5%±4.3%、6个月13.6%±3.7%、12个月12.8%±3.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7,P=0.00);术后12个月ODI改善率为72.0%±11.6%(范围33.3%~88.9%)。结论脊柱内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可明显改善L3,4、L4,5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2个月内的疼痛和功能,对L5S1节段患者6个月内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现状,本文笔者采用文献查阅法,即以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学术网站可以检索到关于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现状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材料。共查阅了 36篇相关文献,本文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电刺激方法最主要是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地电刺激,能够促进患者体内蛋白质的进一步合成,会改善患者的局部流血情况,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得到刺激,从而来提高肠道对粪便的控制力。通过进一步促进患者肠道内部分粪便进行排空,进一步加强肛门等组织的力量,来实现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障碍的改善。本研究的结论证明,电刺激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随着科技的发展,日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鼠神经源性膀胱动物模型,探讨纤维连接蛋白1(FN1)的变化及微小RNA(miRNA,miR)-1a-3p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雌性7周龄小鼠40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皮下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及结核分支杆菌,并48 h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排尿频次、排尿量等变化。处死小鼠并取膀胱组织,模型组和对照组各选取3只膀胱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膀胱组织中FN1和miR-1a-3p的变化。多组计量资料采用One-way ANOVA。结果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随着泌尿系统症状加重,FN1增加(4.569±0.426,t=-5.142,P<0.01),而miR-1a-3p减少(1.623±0.312,t=-3.9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膀胱组织中FN1的mRNA[2.501(1.301,4.251),F=99.183,P<0.01]和蛋白[2.937(1.174,4.262),F=63.834,P<0.01]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iR-1a-3p[2.401(1.250,3.001), F=35.951,P<0.01]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表明FN1为miR-1a-3p的直接靶基因(0.514±0.027,t=13.3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源性膀胱动物模型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症状,且FN1表达明显上调,而miR-1a-3p表达下调,因此miR-1a-3p可能通过对FN1调控参与神经源性膀胱发生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治疗组给予半导体激光(每日治疗1次,每次照射2部位,每次10 min,连续治疗2周)联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仅给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NDI、SF-36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NDI、SF-36评分分别为(2.38±1.11)分、(3.11±3.15)分、(96.81±19.12)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可显著缓解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骨手法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2020年 6月期间在门诊收治的 98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正骨手法+小针刀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程度以及压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头痛情况以及压痛情况比对照组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正骨手法 +小针刀对于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头痛情况以及压痛情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