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防控强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感染防控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防控强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为相关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神经外科ICU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分为VAP组与非VAP,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诱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有针对性的推行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基础疾病、插管方法、昏迷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法、昏迷、基础疾病是诱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造成神经外科ICU中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心脏外科监护室当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施行心脏手术的病人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5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50位病人。对于常规护理组的50位病人,施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普通镇静护理手段,对于康复护理组的50位病人,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方式,对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镇静之后病人生命体征指标改变和病人在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之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要显著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镇静时病人的生命体征指标改变较稳定,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都要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短,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施行心脏手术之后的病人,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镇静性护理方式安全性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镇静效果,降低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保证相关医护工作的有效性,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心脏外科监护室当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施行心脏手术的病人 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 5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 50位病人。对于常规护理组的 50位病人,施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普通镇静护理手段,对于康复护理组的 50位病人,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方式,对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镇静之后病人生命体征指标改变和病人在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之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要显著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小于 0.05。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镇静时病人的生命体征指标改变较稳定,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大于 0.05。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都要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短,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小于 0.05。结论:针对施行心脏手术之后的病人,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镇静性护理方式安全性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镇静效果,降低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保证相关医护工作的有效性,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比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施后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 97.5% )明显高于对照组( 80%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人性化护理。 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以及舒适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当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 NIHSS 评分以及舒适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用价值非常高。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重症监护室心胸外科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心胸外科病人280例进行研究,1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另外140例实验组病人在基础护理之上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经过常规护理加基础护理之后,其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基于重症监护室心胸外科病人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并予以科学的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对于病人早日康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的患者102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肺部感染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低血氧症以及误吸的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患者中使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肺部感染,低血氧症以及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对于人性化护理在当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里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入院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参照患者护理方案将其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于两组患者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障碍,以及并发症与死亡情况给予分析。结果对于组患者护理之后NIHSS评分进行分析其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GCS评分比对照组低很多,比较差异均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出现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里的应用效果非常的明星,能够有效的推进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自身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然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开展问题评估,给予患者改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又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