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患者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在出院时或发病后第14天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短期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急性缺血性患者300例,男性187例(62.3%),女性113例(37.7%);年龄(63.62±12.14)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5.48±4.85)分。转归良好组228例(76.0%),转归不良组72例(24.0%)。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年龄、高血压、基线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心房颤动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而男性、吸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1.72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00~2.128;P<0.001]、高血压(OR 3.744,95% CI 1.227~11.426;P=0.020)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 0.287,95% CI 0.102~0.616;P=0.043)是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短期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17(95% CI 0.642 ~0.792 ),最佳截断值为0.075×109/L,其预测短期转归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6%和51.4%。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对急性缺血性患者短期临床转归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治疗结果 试验预期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ASTRAL对血管内治疗患者短期预后有无预示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 24h并在我院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 AIS患者,所有患者采用 ASTRAL、 THRIVE评分进行评估,患者发病 7天时,采用 mRS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根据 mRS量表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应用 ROC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大小比较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分析 ASTRAL、 iScore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 77名患者,根据 mRS量表评分的结果,预后良好组的 ASTRAL、 THRIVE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二者显著差异(均 P< 0.05) ,THRIVE评分的 ROC曲线的 AUC为 0.864,大于 ASTRAL评分 (AUC为 0.843), P> 0.05。结论 ASTRAL、 THRIVE评分可对我国 AIS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短期预后进行预测,二者预测价值大致相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ASTRAL量表 THRIVE量表 短期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垂体是因垂体腺瘤突然出血或梗塞而导致头痛、视力损害、眼肌麻痹和意识状态改变的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各异,与其他颅内疾病相似,如果不是高度疑似,诊断极为困难.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急性和亚急性病例.对危重病例,必须立即实施手术以保护视力和挽救生命.在急性期,由于极易发生肾上腺功能低下,所以必须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通过适宜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好.

  • 标签: 垂体卒中 病因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可能谁也没想到就是一个19岁的小姑娘在网络上的炫耀,就在这个最热的季节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图1)。我无从想象2011年的多事之夏对于这个叫郭美美的小姑娘的一生会意味着什么,但是她的确成为了一个符号,让很多人更认真地审视、反思我们身处的让我们多少有些迷茫的社会。

  • 标签: 卒中 META分析 死亡率 患病代价
  • 简介:王大妈今年55岁,刚刚从医院办了退休手续。退休后本想好好地轻松轻松,可不知是何原因,绝经已经近5年的她突然出现阴道出血,而且一连两天不止,象是月经复潮。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她,想得很多……莫非癌魔降临到自己头上!她急忙来到医院,经诊断性刮宫结果是子宫内膜坏死性出血,未见癌细胞。对诊断没有疑虑,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可不到1个月,旧病重演,比第一次更严重,且伴咳嗽、呼吸窘迫、心悸、胸痛、下肢浮肿等。王大妈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详细进行了检查,方有了一个说法。“子宫综合征”,她看着病历上的诊断,有些

  • 标签: 子宫卒中 子宫内膜癌 阴道出血 诊断性刮宫 动脉硬化 绝经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对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 h内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救治时间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113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中心建立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73例为研究组。记录救治时间节点,包括发病到就诊时间、就诊到初步诊断ACI时间、完成采血及指标报告时间、完成CT检查并确诊时间、知情同意时间和就诊到开始静脉溶栓时间;观察短期预后,包括病死率、静脉溶栓有效率、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就诊到初步诊断ACI时间、知情同意时间和就诊到开始静脉溶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16 ± 1.97) min比(10.23 ± 7.80) min、(36.26 ± 21.89) min比(56.23 ± 40.97) min和(85.12 ± 35.46) min比(126.28 ± 50.1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病到就诊时间、完成采血及指标报告时间和完成CT检查并确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1/73)比12.5%(5/40)],静脉溶栓有效率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9%(62/73)比67.5%(27/40)和76.7%(56/73)比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规范的中心,能够缩短超早期ACI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卒中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发病后14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短期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促甲状腺素对急性缺血性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9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年龄(70.08±9.76)岁,男性49例(54.44%)。溶栓前位NIHSS评分11.00分(四分位数间距:5.00~16.00分)。48例(53.33%)短期转归良好,42例(46.67%)短期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以轻度作为参考,重度:优势比(odds ratio, OR)9.39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015~43.764;P=0.004]以及促甲状腺素水平较低(以第4四分位数组作为参考,第2四分位数组:OR 5.999,95% CI 1.038~34.657,P=0.045;第1四分位数组:OR 6.525,95% CI 1.107~38.469,P=0.038)是急性缺血性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促甲状腺素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95% CI 0.572~0.793;P=0.003),最佳截断值为1.695 mU/L,敏感性为76.19%,特异性为60.42%。结论血清促甲状腺素较低是急性缺血性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试验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试验预期值
  • 简介:摘要肆虐全球,已上升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抑郁不仅是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状,更是加重病情并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致病因素。抑郁可能发生在前或后。病程中和抑郁常常交互影响,但抑郁对的次生损害却多被忽略,常导致患者瘫痪加重和病死率增高,并使复发增多而加大了中二级预防的难度。既往“后抑郁”的概念中和抑郁被认为是两种独立的疾病,该概念临床应用受限并常延误患者的诊治。因此,我们提出“伴抑郁”的新观念,更加强调治疗抑郁对紧急救治损害所带来的更多获益,从而使急性的防治步入崭新的时代。

  • 标签: 卒中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岁末的北京,天空少有的放晴了几日。印象里冬日的京城,总是灰蒙蒙的,给人枯藤老树昏鸦般的落寞感。可是随着天空变得湛蓝,我的心情也有了几分不同往日的舒畅。细想起来,距我第一次到北京,已经有三十几年的光阴了。这三十年间,太多的物是人非,潮起潮落,让人来不及细细琢磨,就被快节奏的生活湮没了。有多少人,我们再也没有了联系,有多少事情,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神经保护 临床前随机对照研究 真实世界研究 叶酸 心源性卒中
  • 简介:摘要后疲劳是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疲劳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同时使患者精力缺乏,失去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文章就后疲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评估量表、影响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后疲劳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抑郁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后焦虑是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文章就后焦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焦虑
  • 简介:摘要后疲劳是患者最普遍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并且可能长期持续存在,对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就后疲劳的流行病学、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评价方法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疲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短期中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8月,选定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50例作为研究组,非糖尿病患者 5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首次 TIA发作的 30d、 90d后进行随访,统计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首次 TIA发作的 30d、 90d后研究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4.00%)、死亡率( 0)显著较对照组( 26.00%、 14.00%)高, 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 TI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因此糖尿病可作为 TIA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期卒中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开展单元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0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两组均接受同样的药物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的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HAMD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55.49±8.96)分、(57.22±9.13)分、(8 .89±4.55)分,均优于对照组(44.65±7.78)分、(45.76±8.02)分、(16.56±5.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介入单元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患者 卒中单元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溶栓的护理质量,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该研究采用对比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共计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并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评价静脉溶栓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更快,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包括溶栓后出血、血栓再形成等。结论:静脉溶栓在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严格的护理措施,可以进一步改善静脉溶栓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这些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卒中静脉溶栓 护理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元急性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单元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SAP的危险因素、防治对策。结果对符合入组标准的2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9例并发SAP作为观察组,201例未出现SAP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死亡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1)。结论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肺基础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鼻饲治疗是SAP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防治策略。

  • 标签: 卒中单元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