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52岁患者初期因双膝、双足及腰骶疼痛,就诊于内分泌科诊断为低磷性骨软化症。给予补磷、补维生素D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其后影像学检查发现右眼眶肿物,通过手术切除眼眶肿瘤,患者全身骨痛症状缓解。

  • 标签: 眼眶肿瘤 骨软化症 副肿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眼眶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眼眶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A组(外侧开眶术组)和B组(内外侧联合开眶术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肿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随着随访时间推移,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均可提高眼眶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结合患者自身疾病类型选取手术方式。

  • 标签: []眼眶肿瘤 外侧开眶术 内外侧联合开眶术 生活质量 视力评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精细化护理用于眼眶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正常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为24.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视力,同时减少治疗中并发症的产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眼眶肿瘤切除术 精细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20岁青年女性因右眼渐进性突出3个月就诊。检查发现右眼球后巨大肿物,临床诊断为右眼眶占位性病变。因肿物紧靠神经,故行肿物大部分切除,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平滑肌肉瘤,低分化型。再次手术行眼眶内容摘除。术后密切随访,未行其他治疗,随访10年无复发。

  • 标签: 眶肿瘤 平滑肌肉瘤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眼眶神经鞘瘤是较常见的眼眶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典型的神经鞘瘤主要由交替分布的AntoniA型和AntoniB型瘤细胞组成,大多为AntoniA型瘤细胞。临床诊断以MRI检查作为首选,CT检查作为辅助,后者主要观察肿瘤对周围骨质的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需要注意与海绵状血管瘤、恶性眼眶神经鞘瘤等进行鉴别诊断。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疗法,尚未发现更优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83-288,封三)

  • 标签: 眼眶 神经鞘瘤
  • 简介:摘要1例左眼眶外下缘部肿物患者(4岁)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进行影像学检查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左眼眶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左眼眶颅骨筋膜炎。术后7个月左眼恢复情况良好。

  • 标签: 眶肿瘤 筋膜炎 颅骨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双眼上睑肿胀2年余的19岁患者就诊于眼科,查体发现双眼上睑及泪腺区质地中等活动性良好的肿物,眼眶MRI显示双侧泪腺明显增大并前移,左侧为著。先后两次入院行左、右眼眼眶肿物摘除术,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Rosai-Dorfman病。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身体状态良好,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泪器疾病 眶疾病 组织细胞增多症,窦 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细针 Rosai-Dorfman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不同眼眶侵犯程度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CC)患者放疗后的临床预后,为今后对该疾病的放疗策略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9年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伴有眼眶侵犯的鼻腔鼻窦ACC患者62例资料,比较不同眼眶侵犯程度患者放疗后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分析)及视力保存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37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25例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MRT)。放疗后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率及视力保存程度与放疗方式(3D-CRT及IMRT)、放疗顺序(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无关(均P > 0.05),与肿瘤本身的Iannetti分级有关(P < 0.05)。放疗+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预后优于其他综合治疗模式(均P < 0.05)。结论在实施精确放疗的前提下,不同程度眼眶侵犯的鼻腔鼻窦ACC患者均得到较好的预后,放疗+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对视力损伤程度最小,有利于提高患者疗后生存质量。

  • 标签: 鼻腔鼻窦肿瘤 腺样囊性癌 放射疗法 预后 视力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眶眶壁骨折CT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眼眶眶壁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采用CT影像学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检出骨折类型:爆裂、直接、复合性分别为32例、50例、18例;骨折部位:眶内壁、眶下壁、眶外壁、眶上壁、两壁以上分别为26例、22例%、20例、14例、18例;骨折影像表现:骨质连续性中断、伴有移位、累及双壁、累及三壁分别为44例、10例、10例、8例;眶壁骨折伴发局部或邻近副鼻窦内软组织阴影40例,其中累及筛窦、上颌窦、上颌窦积血、额窦积血分别为24例、10例、4例、4例;眼外肌增粗、肿胀移位及嵌顿16例,其中累及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分别为8例、2例、4例、2例。结论 临床上眼眶眶壁骨折十分常见,以往临床中所使用的X线片分辨率不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问题,通过CT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眶壁骨折的部位、类型,同时还能够将损伤临近软组织的程度显示出来,能帮助医生更全面的、准确的了解眶壁骨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眶眶壁骨折 CT影像学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可吸收板用于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眼眶骨折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修复材料Medpor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可吸收板进行手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视分级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47/51)高于对照组的76.5%(39/51)(χ2=4.74,P=0.029)。术前1 d、术后1周复视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56,P=0.853、0.130);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复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00、-2.95,P=0.003、0.003)。观察组近立体视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较对照组恢复程度更高(χ2=3.96、4.55,P=0.047、0.033);观察组恢复得更快(χ2=-3.46,P=0.001)。结论可吸收板修复眼眶骨折可显著改善复视及双眼立体视功能。

  • 标签: 板,可吸收 手术,修复,骨折,眼眶 分级,复视 功能,立体视,双眼
  • 简介:摘要继发性眼眶黑色素瘤在眼眶黑色素瘤中,属较为常见的一类,其来源复杂,最常见原发肿瘤为脉络膜黑色素瘤,其次为结膜及皮肤黑色素瘤,少数来源于眼睑、鼻窦黑色素瘤。本病的原发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症状有眼球突出、复视、视力下降或丧失、疼痛等。诊断通常较困难,需要与原发性眼眶黑色素瘤相鉴别。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黑色素瘤的诊断,CT、MRI可以辅助诊断并帮助寻找原发病灶。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目前,免疫治疗在处置远处转移来源的继发性眼眶黑色素瘤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原发肿瘤不同,本病预后较难预估。(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1-96)

  • 标签: 眼眶 黑色素瘤/继发性
  • 简介:摘要眼眶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较为罕见肿瘤,可发生于眼眶各个部位,主要表现为眼眶部肿块和眼球突出。40~50岁是疾病高发年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有一小部分患者肿瘤可复发和转移。本病临床和影像学多无显著特异性表现。其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广泛,有多种亚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密切随诊至关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78-384)

  • 标签: 眼眶 孤立性纤维瘤
  • 简介:摘要眼眶淋巴瘤(OLs)是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异常增生淋巴细胞来源的不同,OLs可进一步分为多种亚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目前,O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淋巴细胞遗传异常、免疫抑制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抗原性刺激4个方面有关。但由于眼部没有真正的淋巴引流系统,只具有从泪腺延伸到结膜和泪道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系统,OLs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性;且不同亚型OLs的病因差异较大,如不同的染色体畸变可造成不同亚型的OLs,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各OLs亚型倾向不同等。本文对国内外O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眼眶淋巴瘤 细胞遗传 免疫 抗原
  • 简介:摘要1例65岁患者因左眼球突出伴眼痛、牙痛及咬合困难2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侧眶周及颞窝可触及肿块,颌面部CT检查提示左眼眶底壁占位。入院后1周,患者突然出现左眼眶周及额颞部皮肤红肿,伴心慌、胸闷、恶心、呕吐、低血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显著升高,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织炎伴感染性休克。经过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左眼矫正视力1.0,左眼上睑皮肤切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眼眶蜂窝织炎 休克,脓毒性 病灶感染,牙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通过影像学定位选择手术入路切除眼眶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0年至2019年眼眶神经鞘瘤摘除手术93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影像学定位选择手术入路。年龄8~82(36.61±15.94)岁,男性37例,女性54例。分别采用前路开眶、外侧开眶、内外联合开眶以及内侧开眶切除肿瘤。分析肿瘤影像定位与术式选择的关系、肿瘤切除情况及手术后1周的视力。结果前路开眶术45例(包括结膜入路24例,皮肤入路21例),其中2例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1周视力提高2例,不变29例,下降14例,其中1例意外视力丧失。外侧开眶术43例,其中37例病变完全切除,6例病变大部分切除;术后1周视力提高1例,视力不变23,视力下降19例,其中2例意外视力丧失。行内外联合开眶术4例,均完全切除肿瘤;术后1周视力不变1例,视力下降3例,其中1例意外视力丧失。行内侧开眶1例,完整切除肿瘤,术后1周视力无变化。结论在个性化治疗理念指导下,通过影像学肿瘤定位,选择合适术式可成功摘除眼眶神经鞘瘤,并最大限度保存患者视功能。

  • 标签: 眶肿瘤 神经鞘瘤 眼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眼眶骨折修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3D打印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眼眶骨折修复手术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爆裂性骨折29例,眶颧颌骨折1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解剖复位、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程度等。结果随访期间,未出现视神经损伤或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CT检查骨折得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术后6个月复视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Z=-3.64,P<0.001);眼球运动障碍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Z=-3.31,P=0.001)。双眼球凹陷差值由术前2.50(2.00,3.00)mm降低至术后1周的0.00(0.00,1.00)mm(Z=-6.09,P<0.001);双侧眼眶容积差值由术前(2.31±0.63)mm3降低至术后1周(0.47±0.38)mm3(t=16.82,P<0.001);10例眶颧颌骨折患者眶区对称度差值由术前(8.72±1.05)mm降低至术后1周的(1.20±0.49)mm(t=23.39,P<0.001)。结论3D打印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眼眶骨折的整复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眶骨折 3D打印技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