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眼前术后炎症反应的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7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术后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 标签: 眼前节术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疑似眼内炎的眼前毒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眼内炎的眼前毒性反应综合征的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右眼视力0.02,眼压20mmHg,角膜水肿消退,前房清,瞳孔5mm,呈无张力状态,玻璃体清晰,眼底正常,向患者讲明病情,出院随诊。出院后2周复查,右眼视力0.1,眼压18mmHg,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5mm,呈无张力状态,玻璃体清晰,眼底正常。结论对于疑似眼内炎的眼前毒性反应综合征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眼前术后炎症反应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对于眼前术后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眼前术后炎症反应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对于眼前术后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在闭合性眼外伤患者眼前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闭合性眼外伤81例(8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AS-OCT扫描,并根据伤情对症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类型、损伤程度和损伤区域,分析影响闭合性眼外伤患者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闭合性眼外伤的AS-OCT表现包括:角膜损伤86眼(100.00%,86/86)、前房积血46眼(53.49%,46/86)、前房角后退19眼(22.09%,19/86)、睫状体脱离24眼(27.91%,24/86)、晶状体脱位14眼(16.28%,14/86)、虹膜损伤11眼(12.79%,11/8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房角后退(OR=1.08, P=0.014)、睫状体脱离(OR=5.83, P=0.006)、晶状体脱位(OR=6.21, P<0.001)及虹膜损伤(OR=4.28, P<0.001)是影响闭合性眼外伤患者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眼前OCT检查可为闭合性眼外伤眼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资料。

  • 标签: OCT,前节,眼 外伤,眼,闭合性 病变,前节,眼
  • 简介:目的阐述眼前麻醉的方法和评估眼前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眼前麻醉的方法为0.4%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联合近角膜缘球结膜下2%利多卡因0.4ml注射。对552眼白内障患者经眼前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随机抽取同期552眼采用球后麻醉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和麻醉存在的并发症。结果球后麻醉组2眼术中黑朦,5眼球后出血,1眼中枢抑制,12眼后囊膜破裂,9眼术中有疼痛感;眼前麻醉有5眼后囊破裂,41眼术中有可忍受的酸痛。2组患者均能较好地进行手术,眼前麻醉中所有患者均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术中眼位可以很好地随医生的要求改变。结论眼前麻醉是一种白内障可靠、安全且并发症较少麻醉方法。

  • 标签: 眼前节麻醉 白内障 镇痛
  • 简介:摘要眼前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anterior segment-OCTA,AS-OCTA)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可用于角膜、虹膜、巩膜和结膜等眼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如客观量化角膜血管化,评估眼化学烧伤后角膜缘结膜缺血、兔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清晰可见虹膜各层血管分布,可检测出早期出现的亚临床期虹膜新生血管等。OCTA系统主要为眼后节成像而设计,应用于眼前节时有其局限性,需调整扫描协议和使用眼前适配器透镜。(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34-138)

  • 标签: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前节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眼前反应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5例,均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均给予0.3%左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点眼,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观察组给予氟米龙滴眼液,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前反应和眼压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4d、术后7d前房渗出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的眼压为(21.56±5.3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9±3.7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发现弥漫性浅层点状角膜炎、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白内障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均可达到控制眼前反应的作用,但氟米龙滴眼液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术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氟米龙滴眼液 前节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眼压(IOP)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眼前参数变化与IOP的关系。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20年6—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接受SMILE手术患者141例(258眼)的资料。根据剩余基质床厚度(RST)分为3组,分别为A组(280 μm<RST≤320 μm)、B组(320 μm<RST≤360 μm)、C组(RST>360 μm)。采用Pentacam测量眼前形态参数,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IOP,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不同时间点参数的变化。数据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线性相关、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除前房角(ACA)外,各组术后CCT、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等眼前形态学参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第一压平时间(A1T)、角膜硬度参数(SP-A1)降低,变形幅度(DA)、峰距(PD)、水平方向Ambrosio相关厚度(ARTh)增加;组间比较A组中△A1T、第一压平速率的变化量(△A1V)、△DA及△PD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OP与|SE|、术前IOP、△CCT、△ACD、△ACV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ACA无相关性(P>0.05);A组中△ACD、△ACV与△A1T、△SP-A1、△ARTh呈正相关,与△DA呈负相关(P<0.05);3组分别建立△IOP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而得出术后IOP的校正方程:A组IOP术后校正值=IOP术后测量值+0.572×IOP术前+15.759×△ACD-2.401(调整后R2=0.55,P<0.001);B组IOP术后校正值=IOP术后测量值+0.471×IOP术前+0.54×SE-1.099×△CV-3.551(调整后R2=0.50,P<0.001);C组IOP术后校正值=IOP术后测量值+0.553×IOP术前+0.304×SE-4.013(调整后R2=0.38,P<0.001)。结论:SMILE术后ACD、ACV变化与△IOP呈正相关关系,RST在280~320 μm范围时,IOP的测量需要考虑前房参数变化的影响。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眼压测量 剩余基质床厚度 眼前节参数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散光儿童眼前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散光患儿82例(82眼),其中高度散光患儿64例(散光≥2.00 DC),中低度散光患儿18例(散光<2.00 DC)。采用SIRIUS天狼星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分析系统测定患儿眼前生物学参数,包括角膜参数和前房参数。角膜参数包括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最薄点位置、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角膜前后表面K1、角膜前后表面K2、角膜前后表面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柱镜度、光学区4 mm球镜度、光学区4 mm柱镜度;前房参数包括前房深度、水平虹膜直径、虹膜角膜夹角、前房直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眼前各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散光组儿童与中低度散光组相比,前房参数、角膜厚度和角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角膜最薄点位置分别有97%和89%位于颞下方,高度散光组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t=-2.61, P=0.011; t=2.40, P=0.019),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度数较大(t=-11.00, P<0.001; t=5.58, P<0.001; t=-10.25, P<0.001)。散光程度较高组,前房直径较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 P=0.036)。高度散光组屈光状态转化为等效球镜度,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2, P<0.001; F=5.07, P=0.009)。结论:高度散光组儿童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较大,角膜最薄点位置大多位于颞下方,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散光程度较高组儿童,前房直径较大,高度散光组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

  • 标签: 高度散光 儿童 眼前节生物学参数
  • 简介:      摘要:YAG激光技术在眼科,特别是眼前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其在虹膜、睫状体、结膜和角膜肿瘤治疗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通过分析YAG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如肿瘤缩小或消退率、视力保留、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眼科医生提供治疗参考。文章还讨论了YAG激光的优势,包括微创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及与其他治疗的协同效应,同时也分析了其局限性与挑战,如适应症限制、深层组织渗透不足、潜在并发症及长期疗效的不确定性。本文旨在为YAG激光技术在眼科的应用提供科学评估与未来展望。

  • 标签: YAG激光 眼前节肿瘤 虹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TADED)与氟米龙滴眼液(FED)应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眼前反应控制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812例,将其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手术,术后分别给予TADED和FED,观察两组患者眼前反应控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前房渗出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晶体色素沉着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眼压高于A组(P<0.05)。结论TADED与FED对于白内障术后的眼前反应控制均具有良好效果,但TADED较FED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 氟米龙 白内障 眼前节反应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前网格状缝线对眼内硅油的限制和角膜内皮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治的6例(6只眼)严重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因晶状体虹膜隔损伤合并玻璃体视网膜损伤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眼前网格状缝线和硅油填充。总结随访期间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和角膜内皮镜观察的硅油位置和角膜内皮情况。结果6例眼外伤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7岁(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6岁),2例外伤眼为左眼,4例为右眼。5例为眼球破裂伤,1例为眼球钝挫伤。随访时间5~51个月,平均数为18.5个月。6例行眼前网格状缝线和硅油填充后硅油均限制于缝线后,始终没有接触角膜内皮。4例至末次随访角膜保持健康透明,2例严重眼外伤患者分别在随访11、16个月时出现角膜带状变性(均非硅油接触角膜内皮所致),其中1例角膜带状变性患者随访51个月时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6例患者均无视物遮挡或炫光等不适主诉。所有患者术后体位相对自由,无需保持俯卧位。1例出现硅油乳化并在硅油乳化后阶段性眼压升高。结论眼前网格状缝线可有效防止眼内硅油移位至前房,有效防止硅油接触角膜内皮。

  • 标签: 眼前半段 硅油类 缝合技术 内皮,角膜 眼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Sirius眼前分析系统选择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直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73例(146眼)。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前Sirius眼前分析系统测量各项眼前指标,如水平可见虹膜直径(HVID)、水平前房直径(HACD)、前房深度(ACD)等,综合这些指标应用STAAR公司提供的ICL计算软件结果来选择ICL直径。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采用Friedman M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手术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UDVA)较术前提高(x2=156.08,P<0.001)。术后各时期有效指数、安全指数均大于1。术前和随访期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ACD、房角宽度(ACA)术后均较术前减少(t=4.63、31.17、23.57,均P<0.001)。术后拱高为(483±231)μm,其中理想拱高眼数占比83.6%;将理想拱高眼的指标纳入回归分析,得到公式:ICL直径(mm)=6.474+0.43×HVID(mm)+0.299×ACD(mm) (R2=0.44,F=36.23,P<0.001)。所有患者未出现白内障及房角粘连、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应用Sirius眼前分析系统选择的ICL直径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安全、有效。通过Sirius眼前分析系统获得的HVID、ACD值可作为ICL直径选择的重要参数。

  • 标签: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直径 拱高 Sirius眼前节分析仪
  • 作者: 闻一诺 蒋永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25035,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视觉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眼前发育不良(anterior segment dysgeneses,ASD)是一组涉及角膜、虹膜、晶状体、前房角等多种眼前组织发育异常的疾病。由于ASD患者具有前房深和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等特殊体征,使切口、撕囊和安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的难度较大,合适IOL选择更是关键。虹膜夹持型IOL植入对于ASD白内障患者可能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临床上如何根据ASD白内障患者不同的囊袋特征进行个性化手术的选择来获得更优的手术效果,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11-215)

  • 标签: 眼前节发育不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IOL屈光度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OA-2000和Sirius测量近视患者眼前参数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20年10月1─31日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就诊的拟行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112例(224眼)。分别采用OA-2000和Sirius测量患者前房深度(ACD) (不含角膜厚度)、水平角膜横径(WTW)和中央角膜厚度(CCT)。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用Bland-Altman法评价其一致性。结果:Sirius和OA-2000测量的WTW分别为(11.84±0.38)mm和(11.87±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01),二者呈正相关(r=0.97,P<0.001);ACD分别为(3.23±0.26)mm和(3.16±0.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P<0.001),二者呈正相关(r=0.96,P<0.001);CCT分别为(538±35)µm和(524±34)µ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P<0.001),二者呈正相关(r=0.97,P<0.001)。Bland-Altman法分析2种仪器测量WTW、ACD、CCT的95%一致性范围分别为-0.16~0.21 mm、-0.20~0.07 mm、-29.1~1.1 µm。结论:OA-2000和Sirius对近视患者的WTW、ACD、CCT测量结果相关性好,但是有差异,一致性欠佳,临床上不可直接相互替代。

  • 标签: OA-2000 Sirius 水平角膜横径 前房深度 中央角膜厚度 眼部生物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irius与Orbscan-Ⅱ两种眼前分析系统测量高度近视者眼前参数。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拟行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131例(131只眼),分别以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其角膜直径(WTW)、前房深度(ACD)、角膜最薄点厚度(TCT)及瞳孔直径(PD)等眼前参数,比较其结果。结果Sirius测量的上述参数依次为(11.537±0.320)mm、(3.336±0.208)mm、(512.786±30.559)μm及(3.961±0.524) mm。Orbscan-Ⅱ测量的各参数依次为(11.549±0.287)mm、(3.113±0.204)mm、(501.120±37.810)μm及(4.408±0.560)mm。两种仪器测量WT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3,P=0.133),而测量ACD、TCT及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04,9.498,-10.958;均P<0.001)。结论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WTW一致性较好可相互替代,测量其他眼前参数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眼前半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术源性散光(SIA)及眼前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者36例(56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Scansys三维眼前分析仪检查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和轴位并计算得出SIA、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CA)及前房深度(ACD),比较其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角膜前表面屈光力、角膜后表面平坦轴屈光力、角膜后表面散光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后表面陡峭轴屈光力术后1周及1个月为(-6.59±0.24)D、(-6.64±0.23)D,与术前(-6.49±0.27)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前表面均数SIA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为(0.80±0.35)D、(0.74±0.34)D,与术后1周(1.07±0.47)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89,P<0.05);CCT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539.81±27.64)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64,P<0.05);ACV、ACA、AC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8.64,367.50,625.93;均P<0.05)。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后1个月SIA趋于稳定,角膜后表面陡峭轴屈光力术后3个月、CCT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ACV、ACA、ACD术后增大并保持稳定。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散光 屈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