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前言:目的:对胃癌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检查,研究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50例胃癌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两组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治疗上,两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实验组采用西药配合康复理疗,但在其余治疗手段上没有差别。结果:对照组中17例疗效明显,5例疗效不够明显,3例无明显好转;在试验组中,22名病人疗效显著,2名疗效不明显,1名病人无明显好转。50名病人中,10名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综合运用西药和中医康复理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推广该疗法,能有效地改善该病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连带性贫血贫血与胃癌临床病特点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入选病例的血常规、胃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分型、胃癌分期、胃癌分型以及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等相关数据。结果胃癌病例组织学分型与贫血发生率无关联性(P=0.017),χ2=0.9367,r=0.912;胃癌临床分型与贫血发生率有相关性(P<0.05),χ2=28.365,r=0.201;胃癌病理分期与贫血程度有关联性(P=0.002),χ2=5.2473,r=0.656;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无相关性(P=0.032),χ2=0.5473,r=0.013。结论胃癌的病例组织学分型和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胃癌连带性贫血无关联性,而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型和胃癌病例临床分期有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胃癌连带性贫血贫血与胃癌临床病特点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入选病例的血常规、胃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分型、胃癌分期、胃癌分型以及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等相关数据。结果胃癌病例组织学分型与贫血发生率无关联性(P=0.017),χ2=0.9367,r=0.912;胃癌临床分型与贫血发生率有相关性(P<0.05),χ2=28.365,r=0.201;胃癌病理分期与贫血程度有关联性(P=0.002),χ2=5.2473,r=0.656;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无相关性(P=0.032),χ2=0.5473,r=0.013。结论胃癌的病例组织学分型和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胃癌连带性贫血无关联性,而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型和胃癌病例临床分期有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搜集前人研究结果 ,分析总结。结果 乙肝相关性肾炎需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 ,并给予抗病毒、激素、保护肾功能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结论 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特点以肾组织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 ,采用抗病毒联合保护肾功能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03例乙肝肾炎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乙肝肾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②明确提供乙肝病史的25例(24.27%),知晓率低,查HBV-DNA96例,阳性64例(66.67%);③尿蛋白量与病毒是否复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肾组织病毒沉积与尿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⑥病毒是否复制与肾组织中病毒沉积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②乙肝病毒感染知晓率低;③尿蛋白量与病毒是否复制、肾组织中病毒沉积类型无关,肾组织中病毒沉积类型与血中病毒是否复制无关;④肾脏损害程度与病毒是否复制无关;⑤肝功正常患者,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辅以ACEI和/或ARB、中药,绝大部分治疗有效。
简介:摘要: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和胃癌( Gastric Cancer,GC)是两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西方国家, 2016年陈万青等发表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 2015年我国新增恶性肿瘤病例中胃癌在男性居第二位,女性居第三位,而其死亡率位居第二位。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中医虚实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86例晚期胃癌患者由2名主治以上医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辨证,随访并记录患者生存期。[结果]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痰湿凝结证、肝气犯胃证、气血两虚证、胃热伤阴证。其中虚证为45例(占52.33%),实证为41例(占47.67%)。各证型中位生存期由长至短分别为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胃热伤阴证、痰湿凝结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其中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与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的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癌不同证型与生存期呈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T,MSCT)胃癌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癌患者不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VEGF)表达情况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胃癌CT征象与VEGF表达及MVD值的关系。 结果 86例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0.70%(35/86)。VEGF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及强化幅度≥30HU者VEGF阳性表达率、MVD值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及强化幅度<30HU者(P<0.05);在肿瘤直径、腹腔转移上VEGF阳性表达率、MVD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胃癌的MS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指标VEGF、MVD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侵袭、血管生成与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脏病变的关系及HBV-GN患者肾脏病变与肝脏病变的关系,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住院诊断的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的肾小球肾炎病例97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HBV-GN病例32例。对32例HBV-GN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32例HBV-GN患者,男性22例(68.7%),显著高于女性(31.3%),平均年龄为26.3±13.2岁。2、97例乙肝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确诊HBV-GN32例,血清HBeAg阳性或HBV-DNA定量>105copies/mlHBV-GN的发病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或HBV-DNA定量<105copies/ml组。3、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尿蛋白、BUN、肝功能、肾脏病理学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HBV-DNA定量对它们亦无影响。4、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相比,尿蛋白、BUN无显著差异。结论1、HBV感染及其复制状态与HBV-GN的发病密切相关,HBV相关性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的沉积可能是HBV-GN的主要发病机制。2、HBV的复制状态并不影响HBV-GN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3、HBV-GN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肾脏病变程度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和增强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术前预测EB病毒(EBV)相关性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6例胃癌患者资料,男100例、女36例,年龄[M(Q1,Q3)]65(53,71)岁。根据EBV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技术测定的结果分为EBV阳性组(n=32)和EBV阴性组(n=104)。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期CT增强扫描。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95)和验证组(n=41)。利用MaZda软件提取增强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方差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LASSO)回归进行影像组学特征降维,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联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及影像组学评分建立列线图模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根据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数据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经筛选后,最终得到6个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灰度均值、偏度、S(1,0)熵和、S(1,1)对比度、99%灰度百分位、S(2,2)角二阶矩。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EBV阳性组的Radscore高于EBV阴性组(训练组:3.78±0.83 比 2.80±0.98;验证组:3.81±0.47 比 2.94±0.95)(均P<0.05)。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73(95%CI:0.612~0.962)、0.792(95%CI:0.597~0.9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6%和93.1%、70.0%和87.1%;临床和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83(95%CI:0.644~0.984)、0.851(95%CI:0.715~0.996),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更佳(均P<0.05)。结论基于临床和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EB病毒相关性胃癌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血浆胆固醇、LDL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状高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与对照组健康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与低分化胃癌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胃癌组织病理分型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分化程度越高,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