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6世纪至17世纪兴起的国家理性并非反基督教、反理性、反良心的世俗产物,相反,它是中世纪基督教政治神学的延续和发展,其神学起源有三。第一,古老的基督教神学将人的理性和良心视为上帝理性和上帝旨意的接受者,并区分了正确理性(正确良心)与错误理性(错误良心),从而,前者被视为上帝化身。第二,基于古老的神学喻意"基督神秘身体",中世纪先后将教会和国家比喻为人体,其中,基督、教皇和世俗君主相继被视为头部,而主教、信众和臣民被视为手足,手足必须服从头部甚至为其牺牲。第三,神学中"混合人格"和"公共身份与私人身份"二分法,构成了中世纪"公共理性和私人理性"、"公共良心和私人良心"之区分的基础,而公共良心、公共理性优于私人良心、私人理性。正是以上述三个神学政治传统为依赖路径,集国家理性理论之大成者霍布斯,一方面将私人良心斥为错误良心、将私人理性斥为错误理性;另一方面将公共理性、公共良心等同于正确理性或正确良心,进而将其置换为国王或议会的理性,从而,在欧洲大陆被诟病的国家理性才达至近乎完美、精致的巅峰状态。
简介:作者比较基督诸教,提出1.神学人类学不同于宗教人类学。宗教人类学与上帝创世观或神灵信奉并非必然一致,而神学人类学则作上帝或神灵宇宙观的理解。宗教人类学多从宗教外部认识其功能系统;神学人类学由宗教内部认知神界宗旨、神域历史、神圣意义,即研究者与宗教研究内容及其表达融合。宗教人类学内容各异,神学人类学基本据神学形态。2.神职、教徒据上帝意志、教义经典和神教本位,以神启感召或圣灵信仰解说人类学事项,为神学本体的神学人类学;信徒或人类学者据主位神圣信仰、圣事体验和学科理论解章,为人类学本体的神学人类学。3.仪式是神阶与信徒一同抑或分自、乃至个人寻求神学意义之祈祷感验体悟的过程与载体,并非仅如涂尔干所言之集体表征,亦是神圣性、宗教正统性、象征性之表征。4.广义神学包括其教阶体系实践,故宗教修行涵括教会及其神职和信众双主体层面。5.神学人类学关注宗教何以引导认知、过程与结构。审视作为与国家历史并行的宗教历史可以认为,人类世界可分类为宗教和世俗两大界域。6.新教提供了神学人类学的认知基础,其本身即神学人类学化的过程。正教-天主教-新教承载神学人类学之形构。
简介:本文概述了"神学思想建设"自1998年发起至今十余年以来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神学思想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对中国教会的积极作用,并对神学思想建设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简介:神学的任务就是要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在我们的处境中阐明《圣经》的真理和对福音信息的诠释,使福音的信息与人生的各种境遇发生关联,并使人们找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与盼望。信仰的对象——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是永不改变的,而信仰的处境及其所面对的世界,总是不断在改变。神学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同的世代和不同的文化中服侍教会,帮助神的子民探索信仰,并且将之应用在他们所生活、侍奉的世界里。当代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特雷西(DavidTracy)认为神学研究针对三个不同的对象,即教会、社会、学术界,承担三种不同的任务。特雷西的这种观点能开阔我们神学探究的思路。本文尝试从特雷西的观点出发,探讨现今的神学任务,希望对我们的神学任务的自我定位,对整全人格的发展和培育,对教会的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以及对神学教育的目标能有所启发。
简介:摘要:解放神学诞生于拉丁美洲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背景。一些决心参与世俗事务的神学家,背负着巨大的争议,在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用神学为自己的左翼立场辩护,符合拉美地区人民的社会实际,引起了拉美地区人民的共鸣,在今日拉美国家仍旧未能摆脱欧美控制与剥削的情况下,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