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铸瓷贴面及全瓷冠治疗前牙美容修复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顺序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其中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与对照组患者铸瓷贴面法对前牙进行美容修复,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瓷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前牙美容修复效果。结果 在牙修复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牙修复满意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前者的随访率远远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美容修复前牙的方法,均得到了理想的效果,在前牙美容修复中采取铸瓷贴面与全瓷冠修复处理均能取得不错的美容效果,并且铸瓷贴面方法可以较好的保护患者原有的牙体组织。与此同时,全瓷冠完好效果更好一些。因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对口腔种植患者采用修复方法时应用不同冠根比单冠修复体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70例,均来自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口腔治疗修复种植的患者,在研究期间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分析组患者接受冠根比为1:2的治疗修复,对照组患者接受冠根比小于1的治疗修复。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并作为治疗效果数据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骨吸收情况与分析组患者的相差不大,组间数据统计(p>0.05),差异没有可比性。结论:对口腔种植患者采用修复方法时应用不同冠根比单冠修复体对其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的影响差异不大,两组治疗效果均很显著,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探究其二氧化锆全瓷冠的应用效果及在美观程度方面影响。方法:在随机抽签法下,将筛选对象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组中收纳患者31例,其病例数总计62,且临床检查后发现,2组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其入院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1月;其中,钴铬合金烤瓷冠治疗对照组,二氧化锆全瓷冠治疗实验组,对比效果。结果:临床治疗后阶段,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评测数据有组间差异,关于咀嚼功能评分、咬合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实验组VS对照组,数据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实验组中低,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在患者牙齿功能有效改善,提高美观性,预防不良反应,降低发生率方面,联合二氧化锆全瓷冠方案具备明显优势,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谱CT单能级技术与高浓度对比剂相联合在提高冠脉成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接受光谱CT检查的56例疑似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将其实施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28例),A组采用高浓度对比剂(碘美普尔,400mg/ml),B组给予常规对比剂(碘帕醇,370mg/ml);A组重建得到各亚组,分别为传统混合能级图像(A2组)、各单能级图像40~80keV,B组重建得到传统混合能级图像。在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左前降支(LAD)、主动脉根部(AO)的中段进行感兴趣区的选取,对A组各亚组及B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噪声进行测定。结果:A组各亚组的各血管节段的CT、噪声相比,差异显著(P<0.05)。AO的CT值于40、50keV的图像较B组优(P<0.05),RCA、LCX、LAD中段的CT值于40keV较B组图像优(P<0.05)。AO的CT值于40、50keV相比B组图像,明显偏优(P<0.05)。结论:采用光谱CT单能级技术与合高浓度相联合能够获得理想的冠脉成像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数字化修复流程与常规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拟行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35例,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49.0±15.4)岁(24~86岁)。分为全数字化组(采用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即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口内扫描,用数字化模型直接制作全氧化锆单冠,共14件)和常规组(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取常规印模,灌制实体模型,模型扫描为数字化模型后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共21件)。修复后3年对修复体颜色、表面质地、外形、边缘适合性进行评价;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边缘骨丧失量以及机械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修复后3年修复体及种植体的总存留率均为100%(35/35)。两组修复体颜色、外形、表面质地和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件修复体中16件修复体出现邻接触丧失。35件修复体中10件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全数字化组修复体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的发生率(4/14)与常规组[29%(6/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种植体近远中颈部边缘骨丧失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42.50,t=-0.53,U=119.50和133.00,P>0.05)。结论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稳定,其临床修复效果与常规修复流程相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无髓后牙的中长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并行无髓后牙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的患者进行回访,从颜色、形态、边缘适合性、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5个方面对未脱落的修复体进行评价。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计算修复体5年总体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因素对修复体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49例,年龄(38.8±10.2)岁,共计101件全瓷嵌体冠,随访(62.8±12.0)个月。101件修复体中5件脱落,2件折裂,1件边缘发生继发龋。93%(89/96)的修复体形态评价和95%(91/96)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价为修复体效果理想,38%(36/96)的修复体颜色与基牙一致。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无髓后牙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93.0%(95%CI:87.9%~98.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修复体材料、牙位、性别以及颌位对修复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88,P=0.349;χ²=0.64,P=0.422;χ²<0.01,P=0.957;χ²=0.69,P=0.407)。结论本组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无髓后牙的5年临床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