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和春秋战国一样动荡的时期,受先秦道家思想影响,魏晋学风发生了变化,新崛起的玄学融合了儒道甚至佛学的成分,尤以道家影响最为直接。文章主要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探讨玄学和道家思想的共通成分,以为更好的理解玄学教育思想提供参考。

  • 标签: 玄学 道家 教育思想
  • 简介:玄学教育思想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人的觉醒'和'人的解放'的时代.玄学教育思想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和理性清谈.它在思维方式上、思想内容上、理论形态上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对我们现代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教学任务、教风改革等诸方面的深入研究亦颇具启示.

  • 标签: 玄学教育思想 历史意义 现代启示
  • 简介:魏晋时期是玄学之风盛行的时期,也是一个极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时代。这一时期虽政治动荡、经济衰退,但在精神上却是极度的自由与解放。魏晋玄学是夹于两汉儒学与宋明理学之间的一个思想阶段,它的出现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魏晋玄学对人的精神自由的尊重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畅达自如的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类审美情感或审美体验势必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居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从而确立出独特的评价和审美标准。

  • 标签: 美学思想 玄学 审美情感
  • 简介:魏晋玄学在发展上大体经历了“名教本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和“名教即自然”三个阶段,从这样一种发展历程上就可以看出,魏晋玄学最终极的目的乃是旨在解决“名教”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把两者予以调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可以说始终有着一条“名教”的主线,魏晋玄学与其说是对“名教”进行批判,倒不如说是为“名教”寻找“自然”的依据,这尤其体现在玄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自然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三个方面。

  • 标签: 魏晋玄学 名教 自然
  • 简介:摘要阮籍《咏怀诗》的主题与题材在表现现实主题层次上,向塑造超现实的理想人物与理想境界发展。这一层主题与玄学名士理想人格追求是相对应的。竹林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为表现,本来就是指向一种理想的人格。但在诗中,除了嵇康的《赠秀才从军诗》是直接写名士遨游之事外,像阮籍的那些蔑弃礼法的行为,很少直接表现为诗歌内容。

  • 标签: 阮籍咏怀诗玄学思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6
  • 简介:东晋王羲之早期的隐逸是身在庙堂、心在山林,魏晋南北朝郭象的《庄子注》主旨是"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郭象庙堂和山林的结合终究只是哲学体系上的理论结合,现实中难以实现。王羲之自誓文之后远离庙堂彻底归隐。王羲之的隐逸,不仅有郭象玄学的理论背景,而且有江熙、沈居士、孙绰等众多人参与其中的整个社会上层关于玄学山林和庙堂关系大讨论的背景。

  • 标签: 王羲之 隐逸 郭象 山林 庙堂
  • 简介:王羲之家族是儒学世家,同时也是天师道世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们都是虔诚的天师道徒。王羲之的思想,颇为复杂,他晚年给他的朋友谢万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 标签: 书法思想 玄学 王羲之 天师道 世家
  • 简介:裴頠"有"论在魏晋玄学中究竟有什么理论价值?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是忽视就是轻视。事实上,裴頠的"有"论在玄学思想发展中有三方面很重要的意义:一是矫正了玄学的致思方向,即把玄学探讨的中心和重心导入到"事物本身;二是为存在者的存在找到了存在的前提条件——"资",即为存在者之存在建构了一外存在构架;三是开拓了存在者之存在的"自生"性,这已预示了存在者之存在的内性问题,为郭象"独化"论的提出作了必要的思想铺垫。这样来认识裴頠的"有"论,不仅有助于解剖其思想意蕴,也有益于把握整个玄学思想的逻辑演进。

  • 标签: 裴頠 外存在构架 “有—无”性
  • 简介:摘要: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在践踏“正统”和“名教”的同时,高唱“尊孔读经”。因此,盾形于山林,明哲保身,成了当时士人的选择,竹林名士们以悲愤苦闷的心态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玄学的政治主题自觉地演化为人生主题。

  • 标签: 竹林玄学 名教危机 理想人格
  • 简介:<正>玄学是魏晋士大夫以老庄学说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个唯心主义学派。魏晋玄学的兴起,包括其余波,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间长达三百多年,影响及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一时成为社会主要思潮。玄学探讨的中心是关于宇宙的本体及其发展规律问题。玄学家对具体法律问题虽无专门论述,但所谈的“天道自然无为”,目的是要纠正正统儒学以神学目的论为基础的政治法律观,用以补救东汉以来封建统治的思想危机。玄学家在论证自已观点中,对正统的礼法制度进行了充分甚至无情的揭露,总结了封建政治和礼法制度得失,对推进封建法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中国古代法律

  • 标签: 魏晋玄学 礼法制度 正统儒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士大夫 学术思想
  • 简介:王戎是琅邪王氏家族信奉玄学思想的关键人物,关于王戎的玄学思想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对其玄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积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消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

  • 标签: 玄学思想 政治 社会环境 信奉
  • 简介:要亦不过是科学的哲学罢了,承认科学与哲学,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标签: 玄学科学
  • 简介:收入《科学与人生观》,收入《人生观之论战》,收入《人生观之论战》

  • 标签: 玄学科学
  • 简介:哲学与科学之关系,对玄学与科学关系的两种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实质上已经是科学而非哲学了

  • 标签: 玄学科学
  • 简介:而是哲学的两种预设或关于实在的两种信念的对立,[26] 关于实在的信念,它只是对关于实在的某种信念加以阐释

  • 标签: 玄学科学
  • 简介:性理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形态,本来专指宋代理学。但是性理之学本身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从学术谱系来分析的话,玄学应是古代性理学的早期形态。本文从玄学的方法特点出发,探讨了刘劭、王弼、嵇康、郭象等玄学家的性理学说,肯定了他们的性理思想对宋儒的影响。

  • 标签: 性理之学 玄学 王弼 郭象
  • 简介:“因”是玄学的重要概念,但至今仍未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因”的理论依据是性分自足,由于本性已足,所以,无须外在的有意而为。尽管如此,但还存有“辅”的问题,即依据个体特性来成就个体。“因”并非单纯的因循,“随物而直”才是全部,“直”在“因”的前提下,使主体被动的行为带上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因”,是深化玄学研究本身的必然要求,它将给在更宽广的多重层面上认知和评价玄学提供新的切入口。

  • 标签: 自然
  • 简介:扬雄以大赋扬名于世。仅《汉书》本传就全文记录了他的六篇辞赋,即《反离骚》、《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解嘲》、《解难》等,可见他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首先是一位辞赋家,这一点,大概永远没有人会表示怀疑。从这些辞赋来看,正如《汉书》本传所说,均刻意模仿司马相如,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后世常常扬马

  • 标签: 魏晋玄学 扬雄 大赋 辞赋 司马相如 汉书
  • 简介:这种信念既不是经验归纳的结果,从经验到领悟,以为实在问题不是理论可以证明的

  • 标签: 玄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