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跟踪随访,探究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我市2019年1月-2019年7月200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20000例对象进行跟踪记录,研究记录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以及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比例,并回顾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在20000例献血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有388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9%,在此388例献血者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有329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4.8%,中度不良反应53例(13.7%),重度不良反应有6例(1.5%)。在所有原因中,由心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5.0%,其次为身体原因(25.0%)和环境原因(15.0%),医护人员(3.0%)与体位(2.0%)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最小。经统计学检测所有试验结果均具有实际意义。结论: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心理原因、身体原因、环境原因、医护人员的原因以及体位原因,为献血者普及献血常识、打造舒适的献血环境、放松献血者的心情、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的采血技能以及和善的态度均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我站2020年献血不良反应统计数据与全国血液安全监测统计数据的差异情况,分析本站登记不良反应时偏低的原因,为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自填方式对我站献血服务科采血工作人员发放问卷。结论讨论:献血者都被清楚的告知了迟发献血反应回告途径,但采血工作人员对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分类、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判定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和献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22年8月-2023年8月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200例无偿献血者,依据献血量分成200ml组与400ml组,各100例。分析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根据结果统计分析,400ml献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200ml献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更低显示,对比差异明显(P<0.05)。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重复献血者相比呈更高显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献血量有一定关系,献血量400ml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更少,且重复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较低,可提倡将200ml献血量逐渐转化为400m以及科学重复献血。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为分析献血者在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将以在我血液中心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021年第一季度,总采集人数为23726人。对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由数据分析,在23726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有29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23%。其中18岁至25岁有167人,25岁至35岁有89人,35至45岁有25人,45岁以上有11人。出现不良反应的群体以青年人为主。结论;由结果可知,导致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采血护士操作技术因素等原因,需要对不良反应者进行宣传教育、健康评估、改善献血环境、补充水分等操作来进行规避,有助于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预防及处理策略,进而减少献血者的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100名献血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有50名献血者,将常规护理用于参照组献血者,将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策用于实验组献血者,记录2组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总计数值、满意总计数值。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总计数值(6.00%)对比于参照组献血者(20.00%),相关数据结果有统计学分析意义形成(p<0.05),实验组献血者的满意总计数值(92.00%)对比于参照组献血者(76.00%),相关数据结果有统计学分析意义形成(p<0.05)。结论加强对献血者相关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可获得良好效果,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提升满意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及相关策略。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献血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23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其出现不良反应的诱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在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中,精神紧张为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占56.9%,其次为空腹或饥饿(18.7%)、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11.4%)、晕针晕血(5.7%)、环境因素(3.3%)、采血技术原因(3.3%)。以全身表现为主的B类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则主要为精神紧张、空腹、饥饿、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晕针晕血等因素;精神紧张也是B类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引起,需要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特别是血液生理知识、消除献血紧张恐惧心理;为献血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穿刺采血技能、提高医护人员接待和护理服务水平,来缓减献血者的精神紧张,达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献血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低体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将前来我血站献血者中选取70例低体重并且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献血者以及对照组献血者,每组均有献血者数为35例,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献血者给予综合的护理方法。比较实验组献血者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以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献血者,实验组献血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献血者,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体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者应该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改善献血者的临床效果,提高了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24自愿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分为不良反应组(24名)和无不良反应组(100名),对比两组献血者一般资料,分析和总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根据原因探究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两组献血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组空腹率、精神紧张率、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率、晕针或晕血率高于无不良反应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晕针或晕血是引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引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空腹、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晕针或晕血等,为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血站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献血者的宣教工作,避免献血者空腹、在睡眠不足或疲劳状态下献血,并做好其献血前的心理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