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痂植皮术、削痂植皮术对Ⅲ°关节烧伤患者局部微循环及创面美容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Ⅲ°关节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4例(42个关节)行切痂植皮术的患者作为切痂组,36例(48个关节)行削痂植皮术的患者作为削痂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修复时间)和术后情况(关节畸形、耐磨情况)。比较两组开包后10 d红细胞聚集情况、血管清晰程度及血流灌注量。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创面美容度。结果切痂组与削痂组植皮成活率[88.24%(30/34)比94.44%(34/36)]、创面修复时间[(16.57±5.69)d比(15.62±6.32)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削痂组关节畸形率、不耐磨率低于切痂组[10.42%(5/48)比26.19%(11/42),8.33%(4/48)比33.33%(14/42)],P<0.05。削痂组关节红细胞无聚集率、血管清晰率及血流灌注量高于切痂组[91.67%(44/48)比66.67%(28/42),89.58%(43/48)比69.05%(29/42),(0.87±0.12)mV比(0.74±0.10)mV],P<0.05。术后3个月,削痂组关节创面美容度优于切痂组(P<0.05)。结论削痂植皮术相较切痂植皮术能够更好的保存关节功能,改善微循环,创面美容度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 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1种改良的阴囊成形术在儿童蹼状阴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蹼状阴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分析。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联合改良阴囊成形术修复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26例作为改良阴囊成形组,另32例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行V-Y阴囊成形术作为V-Y阴囊成形组。比较2组患儿蹼状阴茎的疗效。结果V-Y阴囊成形术组与改良阴囊成形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0±2.4) min和(28.0±3.2) min;患儿术后阴茎外露长度增加长度分别为(0.30±0.06) cm和(0.40±0.06) cm;父母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80±0.47)分和(4.70±0.56)分,2组患儿手术平均时间和术后阴茎外露增加长度及父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3、6.061、6.652,均P<0.05)。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联合改良阴囊成形术治疗儿童蹼状阴茎术后外观良好,家长满意度高,易于临床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翼状胬肉患者通过合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以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合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成功率观察组为97.06%,对照组为88.24%,P<0.05;术后裸眼视力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角膜散光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拆线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20.59%,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通过合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以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并可加快术后康复并改善视力,其手术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粘膜点状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单纯直肠粘膜脱垂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于2018年2月到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直肠粘膜脱垂合并混合痔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2,各20例,对照组1接受单纯采用广东中大福瑞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对照组2采用单纯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实验组接受直肠粘膜点状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对3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情况、疼痛评分情况、术后出血评分情况、水肿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疼痛评分、术后出血评分、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扩大切除联合全厚植皮治疗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皮片存活率。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常规组(24名)和治疗组(30名)。常规组行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组行手术扩大切除联合全厚植皮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常规组79.2%(19/24);治疗组患者术后皮面坏死面整体较常规组有显著优势;治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6.6%(2/30)显著低于常规组25.0%(6/24)。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袖状胃切除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袖状胃切除术护理及研究提 供参考。 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 索 2011~2020 年国内袖状胃切除术的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 入 598 篇文献,来自我国 2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期刊的合著率为 72.61% ,文献核心著 作群发文数占 47.78% ,46.32%的文献被引用过;使用基金赞助的文献占比 36.73%;研究内 容以袖状胃切除术技术、肥胖症、 糖尿病三个方面为主。结论 近年来关于袖状胃切除术的 文献呈上升趋势,研究的核心著作群基本已经形成,且多以区域性文章为主。针对袖状胃切 除术的区域性结合研究有待加强,特别是提高护理人员针对袖状胃切除术的专业研究。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无弓状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120例((124侧))无弓状线变异患者资料((同期TEP病例285例,占42.1%))。建立腹直肌后间隙后,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弓状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和放置补片。影像记录弓状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 : 无弓状线患者临床观察为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弓状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71±7.8))min。 术中腹膜损伤率4%((5/124))。术后血肿5例((4%)),血清肿6例((4.8%)),皮下气肿2例((1.6%))。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无慢性疼痛和复发病例。结论: 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无弓状线变异病例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术式选择治疗儿童梨状窝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43例梨状窝瘘患儿,左侧41例,右侧2例;炎症控制期27例,急性炎症期16例;根据个体病情选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梨状窝瘘切除、颈部脓肿切开引流等术式或联合术式,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43例梨状窝瘘患儿中,19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11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5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梨状窝瘘切除术,8例行梨状窝瘘切除术。术后4例出现声音嘶哑,随访1~5个月恢复;1例出现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假性愈合,予切开清创后愈合。4例复发,随访时间3~57个月。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为儿童梨状窝瘘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植皮修复下肢大面积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多处骨关节、肌腱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5~50岁,平均32.6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2 cm~53 cm×21 cm。手术分2期进行,一期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覆盖创面,术后待大网膜移植成活后,二期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对大网膜及皮片成活情况、并发症、下肢外观和功能等进行观察、随访。结果1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大网膜切取面积25 cm×10 cm~35 cm×5 cm,术后移植大网膜全部成活,未发生肠粘连、肠扭转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皮片切取面积36 cm×8 cm~45 cm×22 cm,16例患者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例移植皮片局部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下肢外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对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多处骨、关节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创面,行腹腔镜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二期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愈合后外观、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颞上方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其中参照组(n=25)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病例组(n=25)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颞上方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角膜散光。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裸眼视力较参照组更高,且术后角膜散光更低(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颞上方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疗效优异,且有助于改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削痂植皮术配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深度烧伤患者70例,常规组35例:实施削痂植皮术联合常规加压包扎治疗;试验组35例:削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比对不同方案临床治疗效果与优势性。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相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反应蛋白、补体C3a与肿瘤坏死因子a指标均高于常规组,(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内镜CO2激光烧灼术(endoscopic CO2 laser cauterization, ECLC)及颈部开放术式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 CPSF)的疗效及利弊。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初治CPS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18~672(194.17±141.18)个月。采用连续入组方式分为内镜组和开放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内镜组采取ECLC术式,开放组采取颈部开放术式(支撑喉镜检查+梨状窝瘘瘘管切除+喉返神经解剖+/-喉上神经外侧支解剖+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平均住院日、颈部美容评分,并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平均住院日均小于开放组 [(27.4±5.5) min对(105.8±52.5)min,(0.6±0.5) ml对(33.6±41.5)ml,(1.7±0.9)分对(4.6±0.7)分,(5.9±2.9)d对(8.9±3.3)d,t值分别为-9.400,-5.031,-16.199,-4.293,P值均<0.01];内镜组颈部美容评分大于开放组[(9.9±0.4)分对(5.8±0.9)分,t=25.847, P<0.01]。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7.5%,3/40)与开放组(15.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 P>0.05)。首次治疗后3个月,内镜组治愈率(82.5%,33/40)明显低于开放组(100.0%,40/40),χ²=5.64, P<0.05。随访时间为末次治疗后12个月,完成随访80例,失访0例。随访期间内镜组的治愈率(97.5%,39/40)与开放组(100.0%,40/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各有利弊,与颈部开放术式比较,ECLC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术时短、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确切,可作为初治和烧灼后复发CPSF治疗的首选。但ECLC受制于一次烧灼闭合率偏低、闭合后可能复发的风险,现阶段仍无法完全取代颈部开放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中重度烧伤老年患者切痂植皮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太钢总医院烧伤中心救治的行切痂植皮术的中重度烧伤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和对照组(丙泊酚维持麻醉),每组100例。记录入室(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痂(T3)、术毕(T4)、术后30 min(T5)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T0、T3、T5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R在T1[(90.95±8.55)次/min],T5[(92.55±8.75)次/min]较T0[(105.23±9.60)次/min]降低且低于对照组T1[(97.65±10.25)次/min]、T5[(95.05±9.25)次/min];研究组患者的MAP在T1[(110.65±7.55)mmHg]、T5[(99.05±7.78)mmHg]均高于对照组T1[(98.56±8.55)mmHg]、T5[(92.78±8.1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0、5.560,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躁动率分别为0(0/100),8%(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P<0.05),苏醒时间分别为:研究组[(2.52±1.53)分],对照组[(9.52±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8,P<0.05),但研究组患者有术后嗜睡情况出现,尚不造成致命性缺氧等风险。T5时间点研究组患者肾上腺素[(94.62±2.17)ng/L]、去甲肾上腺素[(188.75±39.74)mmol/L]、皮质醇[(541.87±73.96)ng/L]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肾上腺素[(113.73±7.96)ng/L]、去甲肾上腺素[(294.25±42.26)mmol/L]、皮质醇[(668.43±95.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64、-18.185、-10.471,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可以显著提高中重度烧伤老年患者切痂植皮术的麻醉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