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0例,采用MICM分型方法,从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筛选出22例混合型细胞白血病(MAL)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从剩下78例患者中随机抽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6例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MAL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中位数高于AML、A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中位数、血小板计数中位数分别和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L组采用DVCP、DVLP方案和采用DOAP方案之间无统计学意义;MAL的CR率与AML、ALL的CR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复杂,预后不佳,以髓系和淋系抗原共同表达最多,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兼顾AML和ALL的标准剂量诱导方案来对患者进行化疗。
简介:摘要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为主诉入院,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29-38cm处见粘膜不规则隆起。2012年08月24日活检病理结果示食管癌(小细胞癌首选),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结果支持小细胞癌。予行“EP”方案4疗程化疗,化疗后于2013年01月22日再次胃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提示“食管黏膜活检标本
简介:【摘要】目的:在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中应用MRI影像组学,探究其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有65例,混合型肝癌有25例,对患者的临床信息、术前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根据2: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60)与验证集(n=30),对比两组临床参数并建立临床模型,通过MRI影像提取影像学特征参数并建立影响组学模型,对比不同模式对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肝硬化以及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临床模型、影响组学模型以及综合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其中综合模型的AUC高于其他2个模型(P<0.05);在验证集中,3个模型的AUC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MRI影像组学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分析临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可以使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HCC-CC)的病理形态特征及病理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30例cHCC-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Goodman标准及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分别对组织形态学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中其中男28例,女2例,平均年龄50.4(31~72)岁。Goodman分型:Ⅰ型(即碰撞型肿瘤)9例,HCC与CC相邻而生,随生长碰撞融合;Ⅱ型(移行型肿瘤)21例,HCC与CC混杂生长于同一瘤体内,两者间见移行过渡。依据2019年第5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cHCC-CC 25例,cHCC-CC-中间细胞癌5例。30例患者21例伴肝硬化,1例伴肝吸虫,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9例免疫组化巢蛋白(Nestin)阳性,66.7%死亡(6/9),33.3(3/9)仅存活6个月。1年复发肝切除术率3.9%,原位肝移植术50%。复发后肝叶切除术比肝移植术总体生存期长(1年复发率和生存率为8.3%和66.6%,5年生存率33.3%(3/9)。复发率虽较低,但大多数患者(8/12)在移植术后半年到2年内,因肿瘤转移等脏器并发症而死亡。结论cHCC-CC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Nestin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肝切除术为更佳的外科治疗策略。
简介:摘要实性肾细胞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包括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本文总结了3种常见肾细胞癌亚型的影像学特征,并同主要的良恶性肿瘤及类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肾脏集合管癌、淋巴瘤、转移瘤、嗜酸细胞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及肾梗死等,旨在使影像科和泌尿科医师更好地认识实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从而理解及掌握其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6例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巨细胞瘤镜下主要表现为圆形、卵圆形、多角形的单核细胞以及均匀分布其间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基质细胞的核与巨细胞的核形态相似。结论骨巨细胞瘤诊断时需将临床、影像及病理结合,并注意与动脉瘤样骨囊肿、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软骨母细胞瘤等含有巨细胞的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