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等.预防其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共同爱护、教育未成年人.
简介:12月4日,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等十三家单位在重庆市2006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上联合表彰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其中16个基层检察院榜上有名,黔江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大渡口区检察院、沙坪坝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江北区检察院公诉科、渝北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大足县检察院、奉节县检察院、彭水县检察院获得2005年重庆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涪陵、南岸、北碚、巴南、合川、潼南、丰都、巫山等8个检察院获得2005年重庆市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示范单位。
简介: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作为一项原则,实际上早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纳.具体而言,将未成年人排除在累犯适格主体的立法例有两种:其一,只要是未成年时所实施的犯罪,均不作为认定罪犯时的'前罪'考虑.即前后罪实施在未成年时的情况,不构成累犯,而且前罪实施在未成年时后罪实施在成年时,也不构成累犯.
简介: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不断上升,有资料显示,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伴随着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未成年人检察制度已经由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活、科学教育、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获取各种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明事理的年龄也就越来越早。未成年人犯罪趋于犯罪年龄越来越低,犯罪手段越来越恶劣,犯罪动机比较随机,对社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屡屡被广大人民群众关注,接下来,我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和措施进行分析。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团伙性、突发性并有低龄化趋势的特点,在治理对策上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采用分层、多形式教育方式,以达到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
简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孩子成人成才,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这几年,我们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既迎来了立德树人的喜人局面,也连续几年成为常德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加分项目,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被广泛推介。得益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我市教育质量得到同步提升,高考综合成绩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二,2014年教育工作被省教育厅评为四个综合先进市州之一,教育三年攻坚被评为全省教育特色创新工作。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日渐高涨,美容业呈现出可喜的景象。目前,有媒体报道称成都某高中一个班几乎所有单眼皮女生都割了双眼皮。有些学生还进行了隆鼻、削下巴等整容手术,家长甚至主动带孩子去整容。如何面对整容低龄化这一现象,从医学的视角,结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及社会伦理塑造成长期的考量,笔者认为未成年人整容是不合适的,而且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简介:作为少年司法启动程序,未成年人案件调查大多始于警方初步调查。警方在涉及未成年人搜查与扣押、未成年人拘捕与讯问、未成年人保释等方面享有较大裁量权。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与偏差率一直居高不下,未成年人警务专门化亦逐渐浮出水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介:未成年人是国家重点关心和保护的群体。虽然我国颁布了众多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但在武力执法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并未受到关注,国际法和国外法亦无此关切。根据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创伤机制,未成年人近距离感知武力执法将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其成年后的违法犯罪行为。故而,要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建构武力执法时的未成年人保护的“回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实施这一制度,警察应当加强日常战术演练,充分评估事件的紧急性和现场的复杂性,遵循最后武力手段原则。
简介:青少年涉毒犯罪一直是各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唆使或暗中利用未成年人携带毒品通关,达到走私毒品的目的。在毒品通关走私过程中,犯罪分子为了能够掌控孩童的行为,通常会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方式是由知情的成年人带领孩童过关。另一种方式是让孩童跟随不知情成年人过关,而知情人在暗中监视以达到掌控孩童行为的目的。从人性根源着手,利用通关环节中的信任阻断型执法措施遏制此类犯罪,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以期能控制类似案件的发生规模。
简介:占我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这些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证国家未来的强大;塑造未成年人,就是塑造民族未来的形象。
简介:日前,武汉市文化管理部门出台了新的网吧管理细则,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实行重罚。新细则规定,接纳未成年人15人及以下者,按人头对网吧进行处罚,每1名罚款1000元;接纳15人以上一次或15人以下累计2次的,停业整顿15天;在规定营业时间(8时至24时)内接纳未成年人的,罚款10000元至15000元;累计3次接纳未成年人的,吊销其文化经营许可证,严重者责令其停业整顿。
简介: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检察院深刻领悟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实质,将心理学技术融入办案流程,探索并建立新的办案模式.帮助失足未成年人成长,顺利回归社会。2011年至今,辖区内126名失足未成年人从该模式中受益.一百余个家庭亲子关系得以修复,创造“失足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为零、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案件复议率为零、申诉率为零、共建学校在校学生犯罪率为零”的四个零纪录。
关心未成年人健康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关爱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成效显著
浅析未成年人不应成为累犯
我们是未成年人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创新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
为了未成年人的未来
未成年人整容三“不容”
未成年人案件调查刍议
武力执法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回避”制度建构
浅析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
未成年人通关走私犯罪问题浅析
浅谈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新模式
武汉重罚接纳未成年人网吧
浅谈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
帮扶失足未成年人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