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质子波谱(1H-MRS)成像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78例,共计82个肿瘤作为研究组,其中乳腺癌54个,良性肿瘤28个。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后1H-MRS检查,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的DCE-MRI及1H-MRS表现,并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等。结果DCE-MRI检查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71%,准确性为82%,阳性预测值为86%,阴性预测值为74%。1H-MRS检查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6%,准确性为89%,阳性预测值为92%,阴性预测值为83%。DCE-MRI联合1H-MR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82%,准确性为93%。结论磁共振波谱与动态增强扫描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及准确率较低,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其敏感性和诊断准确率,对乳腺癌的术前定性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频谱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健康青年、中年两个年龄组两侧海马的脑代谢物浓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旨在为各种与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40名健康青年、中年两组志愿者双侧海马行磁共振波谱(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计算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健康成年人左、右两侧海马的脑代谢物浓度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青年组、与健康中年组海马的脑代谢物浓度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质子磁共振频谱和扩散加权成像测定的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值及ADC值为标准,为各种与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健康成年人 氢质子磁共振频谱 扩散加权成像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脏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16名肝脏正常的案例及肝脏常见的良恶性疾病39例行上腹部磁共振检查,肝脏弥散加权成像(多B值)进行信号对照及后处理得到ADC值。结果肝脏常见的良恶性疾病弥散加权成像DWI大部分呈高信号,但意义不一,ADC值变化很大。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但一定要结合平扫+动态增强扫描。

  • 标签: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肝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前列腺增生和44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计算和比较CC/C值,并评价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结果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前列腺癌患者的CC/C值具有不同范围的增加,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9.1%、83.2%、88.9%、86.8%。结论磁共振波谱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高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高准确度,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波谱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磁共振成像》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902/R,ISSN1674—8034,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为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80页。2010年1月创刊,主编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戴建平教授。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征稿启事 杂志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天坛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60例,对其磁共振成像特点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脑膜瘤TI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STIR)呈高信号,特征性表现为脑膜尾征,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磁共振成像不仅能够明确脑膜瘤的部位、大小、内部信号特点,还能够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定位及定性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征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疾病,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从磁共振结构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两个方面予以综述,以期对临床诊断路径选择提供帮助。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部位,其脱落会导致下游血管的阻塞并引发卒中。由于优秀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磁共振影像可以提供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直接证据。本文将从临床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磁共振颈动脉斑块成像和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希望有助于从事斑块的临床和研究的人员了解目前的成像方法和未来趋势。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研究中。经组织学验证,这些技术能够准确评价斑块负荷、组织成分、纤维帽完整性和炎症反应。本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价值:①在易损斑块表面破裂前,磁共振斑块成像能够对其进行早期识别,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②颈动脉斑块磁共振特征可能有助于制订临床治疗策略;③磁共振斑块成像是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脑膜瘤(meningioma)占颅内肿瘤的15%~20%[1],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影像学在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由于其具有多方位成像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等特点,在脑膜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57例,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包括形态、部位、强化方式和瘤周改变),为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 影像分析 临床诊断 颅内肿瘤 随访过程
  • 简介:目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在美国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发病率在国内也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且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最常见的病种为冠心病.研究发现,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元凶超过2/3发生于非显著狭窄性病变,由斑块破裂造成[2],因此血管壁病变而不是血管腔病变才是各种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3].对于动脉轻度狭窄的患者,仅了解血管的狭窄程度己不能全面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的判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核磁共振
  • 简介: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fMRI是目前无创伤性的研究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针刺镇痛引起的相关脑区活动变化。本文简要回顾疼痛及镇痛的解剖生理机制,对针刺镇痛所引起相关脑功能区的整合及调控机制进行总结,并就得气等对镇痛效果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针刺镇痛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20例颅内单发转移瘤患者,采用T1WI、T2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功能MRI,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瘤体的MRI表现。结果20例颅内转移瘤均为单发病例,幕上17例,幕下3例。MRI表现囊实性和实性,囊实性病变14例,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囊性病变有5例,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囊壁明显强化。单体素磁共振频谱(MRS)检查:未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胆碱(Cho)峰明显升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病例病灶均以囊性为主,囊壁弥散稍受限,囊内弥散不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高信号。结论颅内单发转移瘤的MRI表现有其相对特征性,在结合病史及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较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帮助。

  • 标签: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儿童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以来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的50例临床检查资料以及病史,同时随机选取相匹配的健康儿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有实验儿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和DTI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瘫痪组患儿的颅脑磁共振检查正常(兴趣区纤束无明显变化,FA值降低)为6例,7例患儿脑萎缩、3例患儿脑裂畸形、7例患儿为胼胝体萎缩伴有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共计17例患儿,27例患儿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同时对于白质损伤及白质软化症患儿的DTI/FT示其神经纤维束弥漫或局部缺失、稀疏或走向异常。结论磁共振成像可对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明确的诊断,其中DTI/FT检查对隐蔽性脑白质损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性瘫痪 DT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60例参加体检的脑血管无病变的正常人均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结果120例行核磁共振效果成像都很成功,其中60例正常人,脑部血管显示比较清晰。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能显示出病变所在部位的影像学的改变特征。总合格率达到92%,定位诊断达到100%。结论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影像学方法检查脑血管疾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评估食管癌放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4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1天、放疗中1-5周及放疗后1天行DWI,测量并且计算弥散示数(ADC)。结果b值为(0、1000)、(0、800)、(0、600)时,放疗后,ADC值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放疗后,食管癌患者ADC值显著升高。DWI对早期评价食管癌放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食管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放疗 评价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0-02
  • 简介:目的:检测磁共振成像(MRI)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对局部前列腺癌进行分期的精确度。患者和方法:研究对象共包括11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前均行MRI检查对前列腺癌进行分期,术后对MRI分期结果和根治手术后肿瘤标本的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根治手术后肿瘤标本的病理分期结果,与术前MRI检查结果相比,发现有57%的患者的肿瘤分期升级。这些肿瘤分期升级的患者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患者 肿瘤标本 根治手术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判断患者进行磁共振平扫结合扩散加权像和磁共振平扫结合增强成像确定术前分期的差异。结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为81.1%,Ⅱ期为95.0%,相比磁共振平扫结合增强成像,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升高;子宫内膜癌的ADC值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ADC值(P<0.05),不同分期的子宫内膜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及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2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脑梗死灶在弥散加权成像上能清晰显示,而在常规核磁共振成像上不能或显示不清;25例急性期脑梗死的脑梗死灶在两种检查上均能显示;33例亚急性期脑梗死的脑梗死灶在弥散加权成像上无特异性显示,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能明确显示。结论对于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更清楚更精确的显示脑梗死灶,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期脑梗死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