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忧是人生的自觉。人必有终身之忧,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忧人、忧民、忧国。忧而自省,厚积薄发,发愤图强,具有积极的人生意义。

  • 标签: 人生 忧患意识 思想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忧患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重大决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依据。要针对新的实际,突出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思维,讲究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忧患意识;永远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标签: 忧患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代表大会上谆谆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优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 标签: 居安思危 忧患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群众 胡锦涛总书记
  • 简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在自然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今天,人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在自然教学中,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讨论,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学校附近设立了气象、动植物与环境、水土保持等观察点,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分组轮流在观察点上进行观察、记录,并且经常结合一些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这些调查活动为丰富课堂教学提供了素材,课堂上老师们就利用这些素材和调查结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 标签: 增强环境 环境忧患意识
  • 简介:摘要:时间维度下的中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在把握当下的同时,着眼未来;中华文化追求吉祥,追求未来不要发生危险。这两点在远古时期就为占蓍所体现,《周易》中的《易经》从“象”的方面展现了中国人“居安思危”的思想观念。而《易传》对“象”的内容予以系统的阐发,将这一思想观念以“忧患”这一哲学范畴加以定义提升,初步建构形成“忧患意识”这一思想体系。“忧患意识”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并且“忧患意识”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更加成为中国哲学体系的源头。

  • 标签: 周易 忧患意识 天道 人谋
  • 简介:《诗经》的主要思想倾向不是歌功颂德,而是忧国忧民。表现为对周王室衰微、人民流离,朝廷政治腐败,奸邪当道,社会不公,个人遭遇不幸的忧患忧患意识之显著特征,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历史感;浓重的孤独感。忧患意识来自那些出身自由农民、有一定历史文化知识、且有所战功而晋升的士人。他们"宗周"的激情与黑暗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卑微的地位又使他们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于是……

  • 标签: 忧患意识 自由农民
  • 简介:论车祸的忧患意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各种机动车辆迅速增加.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办机械化,在农机经营机制、投入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机热”在全国大范围再度兴起,为农牧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先在...

  • 标签: 驾驶员 忧患意识 农机监理 酒后驾车 农机经营机制 培训考核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对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有首歌唱道:“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万紫千红,国泰民安,到处是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居安忘危,陶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古人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矛盾无处不在,风险时隐时现。

  • 标签: 国际形势 党的建设 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 忧患意识
  • 简介:毛泽东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毕生都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而奋斗。晚年,他的实践受到挫折,他把这种挫折视为国内外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挑战,并以大无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进行了反击,努力地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下去。他有信心,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也有忧虑,忧虑他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坚持下去,主要表现在对否定"三面红旗"的忧虑,对修正主义上台的忧虑,对接班人的忧虑,对"文化大革命"失败的忧虑,对身后"腥风血雨"的忧虑。

  • 标签: 毛泽东 晚年 忧患意识
  • 简介:本文分三部分:一、论述沈从文作品中忧患意识的种种表现;二、探寻沈从文忧患意识产生的根源;三、揭示忧患意识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其基本观点是,忧患意识统构了沈从文的全部作品,这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它对于反映人民的苦难,促进民族的觉醒,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沈从文 忧患意识 表现 根源 作用
  • 简介: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先秦儒家对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理清忧患意识的源头,以及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之关系,有助于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 标签: 儒家 孔子 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余秋雨散文是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和对人文精神的张扬,成为了9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道亮眼景观;而忧患意识,则是余秋雨散文里贯穿始终的精神特质之一。先秦以降,中国文人学者的价值取向历经曲折流变,而余秋雨散文中的忧患意识正是源自作家对学者自身使命的自觉承担;这种忧患意识对个体生命和民族历史文化命运的反思为基点,内涵复杂和立足历史、指归现实是其两大总体特征。

  • 标签: 余秋雨 散文 忧患意识 文化使命
  • 简介:忧患意识是国家,民族,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在认真学习十七大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情况与现实社会发展,树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素质。

  • 标签: 忧患意识 自身素质 当代大学生 “十七大”精神 人生目标
  • 简介:过去的一年,我们栉风沐雨、再创辉煌、成就显著、彪炳史册,这些话是常常被写入单位年终总结的。但我们发现:这几年,党的文件与党的领导人,却不断地提出增强忧患意识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三种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2007年,

  • 标签: 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盛世危言 2007年 “三种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
  • 简介:<正>减灾防灾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回顾本世纪的历程,世界范围的多种灾难连续不断,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达4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进入90年代,我国每年的灾害损失达上千亿元。1990年到1997年,因气象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275.3亿元,每年仅水灾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都在数百亿元以上,1998年更是高达2000亿元。有资料记载,我国1931年和1935年的大洪水分别造成了14.5万和14.2万人死亡的大悲剧,1954年的那场洪水夺走了3.3万人的生命。初步统计,1998年自6月入汛到8月3日,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也有数千人之多。就河北省和石家庄市

  • 标签: 灾害防御 忧患意识 全球自然灾害 直接财产损失 灾害损失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