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治疗眼底病应用复方注射液 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 取在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在本院 治疗 的 70 例 眼底病患者 纳入 研究,根据中心分组法平 分为观察 组( 常规激素 联合复方注射液治疗) 与 参 照 组( 行 常规的激素治疗), 以 35 例为一组 。统计和比较 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后两组的视觉诱发电位。 结果: 观察 组 临床效果、视觉诱发电位 均 优于 参 照组, P< 0.05。 结论: 在治疗眼底病实施 复方注射液治疗,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 , 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眼底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治疗缺血性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80例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添加复方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眼底病患者应用复方治疗,有助于提高视力,缓解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缺血性眼底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的护理重点,评价护理干预辅助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期间收治的 80例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采取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治疗。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案进行分组,采取 1:1比例法。对照组与研究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 2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结果:研究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SAS焦虑、 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临床效果获得肯定,但是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根据患者需求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颞浅动脉旁 复方樟柳碱 缺血性眼底病变 综合护理 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氢溴酸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 2018年 3月到 2019年 3月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74例为调研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7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运用氢溴酸注射液,对比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结果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氢溴酸注射液效果确切明显,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脑梗死 经济学价值 对照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眼底病患者行复方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5例,接受复方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诊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眼底病患者行复方注射液治疗,可改善其眼部血液循环状态,增加血流量,改善患者视力,控制其病情发展进程,减少其视力受损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性眼病是由局部和全身不同因素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类眼病,病因复杂,许多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复方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专利化学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药物实验研究技术和临床检查设备条件的限制,复方注射液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目前通过对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获得了其在眼周注射后的药物分布和药物代谢数据,同时对其改善微循环的药理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虽然复方注射液已用于眼科临床,但鉴于目前该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不够规范和适应证掌握不准确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的发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眼科专家和药学专家在该药最新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循证评价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复方注射液治疗常见缺血性眼病的用药共识,以对该药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缺血性眼病/治疗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葛根素联合复方治疗眼底出血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眼底出血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葛根素联合复方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TT、APTT、PT时间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凝血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物质生活状态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等情绪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进行葛根素联合复方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管理 葛根素 复方樟柳碱 眼底出血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穴位注射在脑梗死引起眼外肌麻痹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眼外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引起眼外肌麻痹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复方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眼外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5.7%(P<0.05);研究组患者眼外肌麻痹发生率为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2%(P<0.05),且研究组患者眼外肌限制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2%(P<0.05)。结论在脑梗死引起眼外肌麻痹患者治疗中应用复方穴位注射法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眼外肌功能改善,增强临床治疗疗效,进而提高疾病治愈率,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穴位注射 脑梗死 眼外肌麻痹 眼外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男性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磺胺嘧啶银组30例和VSD组30例,年龄分别为(36±8)、(35±10)岁,烧伤总面积分别为(7.2±2.0)%、(8.5±3.0)%体表总面积。入院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给予清创后常规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每日换药1次;VSD组患者给予清创后持续VSD治疗,将负压设置为-10.67 kPa,每6~8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治疗第1、4、7天,收集磺胺嘧啶银组患者创面渗出液和VSD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采用便携式pH计行pH值检测并统计渗出液/引流液量;治疗7、14、21 d后,计算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治疗14 d内每次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疼痛评分;统计2组患者医疗费用、出院时满意度评分。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1)治疗第1、4、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pH值分别为9.75±0.59、9.01±0.46、8.13±0.28,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9.35±0.62、8.18±0.18、7.58±0.09,t=2.03、6.80、7.56,P<0.05或P<0.01。治疗第1、4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分别为(553±83)、(239±65)mL,明显多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440±77)、(175±49)mL,t=3.44、2.24,P<0.05;治疗第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为(21±8)mL,明显少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149±44)mL,t=-12.61,P<0.01。(2)治疗7、14、21 d后,VSD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9±6)%、(74±10)%、(92±3)%,均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的(25±3)%、(59±6)%、(77±6)%,t=7.07、5.59、7.09,P<0.01。(3)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相近;治疗7 d后,VSD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8.75、-8.04,P<0.01)。(4)VSD组患者换药时疼痛评分、医疗费用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4.28、-7.56,P<0.01),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t=10.91,P<0.05)。结论VSD技术应用于临床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残留液的去除,减轻液对皮肤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去除炎症介质,减轻换药疼痛,降低治疗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烧伤,化学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碱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烧伤早期局部应用阿柏西普(Aflibercept)的疗效。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验室将20只SD大鼠纳入研究,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各组行右眼单眼烧伤造模。20只大鼠左眼均作为空白对照E组。A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滴眼为阳性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B组使用1.0 mg/ml地塞米松滴眼液,C组使用2.5 mg/ml阿柏西普滴眼液,D组使用5.0 mg/ml阿柏西普滴眼液。每组滴眼3次/d,25 μl/次。烧伤后动态观察28天。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细而稀疏且面积较小,角膜浑浊度评分低、前房积血发生率低、角膜上皮愈合快。其中D组优于C组。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均低于A组(D<E<C <B<A),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均低于A组(E<D<B<C<A),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柏西普滴眼液能有效抑制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长度和密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高浓度5.0 mg/ml滴眼液效果最好。

  • 标签: 烧伤,碱,角膜,大鼠 阿柏西普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山莨菪联合奥美拉唑及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胃炎患者 92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奥美拉唑 + 阿托品治疗对照组( n=46 )与采用 山莨菪 + 奥美拉唑 + 阿托品治疗实验组( n=46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在采用奥美拉唑与阿托品治疗的基础上联用 山莨菪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山莨菪碱 奥美拉唑 阿托品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眼表烧伤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30 例(60 眼 ) 眼表烧伤患者的数据,随机分配为两组,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移植组(P

  • 标签: 眼表碱烧伤 生物羊膜移植 自体血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痛风采用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秋水仙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 201 9 年 1 月 --20 20 年 3 月 ,选取 痛风患者 80 例,根据其 就诊单双号 分组 , 单号 40 例为控制组,双号 40 例为试验组 。 控制组应用秋水仙治疗,基于此试验组联合 依托芬那酯凝胶治疗 。比较两个组别 VAS 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率。 结果:两个组别治疗后 2d 、 4d 、 6d 时 VAS 评分 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但两个组别治疗前 VAS 评分、不良反应率等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痛风采用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秋水仙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痛风 依托芬那酯凝胶 秋水仙碱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山莨菪联合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 方法: 从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 37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山莨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减压量、症状改善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治疗效率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管引流量( 170.18±48.86) ml/d、腹痛次数( 1.58±0.69)次 /d、肛门排气时间( 3.02±0.84) h、住院时间( 4.89±0.71) d,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83.78%。 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使用山莨菪联合奥曲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使患者身心健康,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山莨菪碱 奥曲肽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肝复杂泡型包虫病患者有痛风病史4年余,入院等待远程会诊结果和准备接受择期右半肝切除术时,出现双足肿胀、皮温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尿酸530 μmol/L,风湿因子阴性,考虑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秋水仙0.5 mg口服、3次/d。首次服药后约10 h,患者出现尿失禁。考虑尿失禁可能与秋水仙有关,立即停用该药。停药24 h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患者自行再次服用秋水仙后尿失禁症状复现,再次停用该药后未再出现尿失禁。

  • 标签: 秋水仙碱 抗痛风药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桐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麦角新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出血量,两组止血时间、宫缩持续时间、子宫下降幅度、恶露持续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用药后0.5 h、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76.82±15.40)mL、(112.34±18.73)mL、(196.70±20.60)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38±17.65)mL、(198.49±19.37)mL、(283.74±21.56)mL(t=17.565、18.643、17.020,均P<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3.83±1.40)h]及子宫下降幅度[(6.25±0.93)cm]均优于对照组[(1.92±0.59)h、(4.65±0.66)cm],观察组止血时间[(21.29±3.60)min]及恶露持续时间[(17.19±4.67)d]均短于对照组[(42.28±3.85)min、(24.28±6.11)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0、7.331、8.181、5.37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脑钠肽分别为(91.22±6.23)μmol/L、(24.56±2.46)μmol/L、(46.81±5.10)ng/L,均低于对照组的(98.63±7.51)μmol/L、(30.92±3.95)μmol/L、(90.35±4.66)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8、7.969、36.750,均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促进产后恢复。

  • 标签: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加压催产素 药物疗法,联合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利钠肽,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茶碱与罂粟联合治疗羊水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羊水栓塞 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3例,对照组单用罂粟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氨茶碱联合罂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 10例( 43.48%)、有效 8例( 34.78%)、无效 5例( 21.74%),总有效率 78.26%;对照组显效 6例( 26.09%)、有效 5例( 21.74%)、无效 12例( 52.17%),总有效率 47.83%, P<0.05。观察组治疗 4周后、治疗 8周后的症状评分分别为( 13.1±1.2)分、( 6.8±1.1)分;对照组分别为( 17.3±1.5)分、( 13.8±1.7)分;差异显著, 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罂粟在羊水栓塞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氨茶碱 罂粟碱 羊水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氨茶碱联合罂粟在羊水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罂粟进行治疗,研究组在罂粟碱基础上予以氨茶碱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6%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研究组于治疗 1 个月后、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将罂粟联合氨茶碱应用于羊水栓塞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罂粟碱 氨茶碱 羊水栓塞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