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青春岁月里,我们走过学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走过远方的高山,原野,村庄……也走过青春的懵懂,快乐,梦想……这些真实的经历使你有许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简介:【试题出处:2016年7月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简介:高考作文因分值达60分(上海、江苏卷高达70分)而独享“天下第一题”的美誉。作文题命制得如何,不仅关乎考生,还关乎考生家长,更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当下,高考作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命制高质量的作文题。
简介: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在QQ群和微信群中引起了空前的争论,参与讨论的不仅是江苏省的教师,也有其他省市的许多教师。然而,笔者发现,这些发言中许多是缺少批判性思维常识的非学理性探讨,真正理性而有深刻见解的发言不多。笔者梳理出了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力图分析讨论中存在的思维误区和解决策略。
简介:我们需要的高考作文题,必须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必须尽量降低考生偏题、离题的可能性,必须将套作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不宜难以理解,不宜以演绎思想价值观为追求,不宜“偏心”阅读,不宜俗套,不宜承载太多对想象力、创新性的考查;同时要以考查学生的思考、感悟能力为追求,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追求,以考查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为追求,以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为追求.
简介: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面世以后,立马引发不少质疑声,包括来自江苏的多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质疑主要涉及末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的文字表述。其中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此句里的"个性"与"创新"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有时,有时"的表述犯了逻辑错误。
简介:“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试题让考生谈对“中国变化”的所见所思所闻所感,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让考生谈“小陈举报父亲老陈不文明驾车的行为”.这种直击社会热点话题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有别于虚假的记叙文写作和模式化的议论文写作等命题形式.如何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呢?笔者认为,这类作文最佳的写作方法是“就事论事,同类拓展”.
简介:未来是长长的一段段旅程,一段段无论你想不想都必须踏上的旅程。那段旅程似乎总来得太突然,就像你毫无准备时,被告知尽快乘坐当晚的航班,你只好拎起行囊抬腿就走,你的行囊是过去的生活悄悄为你准备好的。
简介:尽管不再是“审题定生死”,但在如今几乎一统天下的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认真审读材料,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进而明确写作的中心和方向,依然是写作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简介:闷热的天气烤得我无法呼吸。周围的同学有说有笑,可我只能无声叹息。像我这样的人,可有可无吧。我怀着绝望的心情,握紧手中的试卷,咽下苦涩的泪水,颤抖着手轻轻掏出惨白的钥匙打开家门。
简介: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出来,不少地方开始以一、二卷题为导向进行模拟命题,然而,笔者最近细细审题时,发现二卷"更具风采"的比较型论述本身存在着较大的逻辑漏洞,在当前作文语境背景中,"更"字的提法不符合比较的逻辑规律。
简介: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依旧以新材料形式呈现,与往年相比,介于"务实"和"务虚"之间。如何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从材料的语法分析入手。对材料的审读和阅读理解的考场相比,更突出了读者主体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借鉴接受美学的一些观点来探讨立意过程。
简介:全国卷Ⅰ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全国卷Ⅱ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
简介:江苏高考作文题延续近年观点型命题的形式,稳中有变化。稳表现在命题形式简洁,不含蓄、不高深,一看就懂;三句话,各自表述明确,指向明确,不像叙事型文题指向丰富。变化表现在前两年的观点型文题只含一个核心词,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一个核心词展开,如2015年的"智慧",2014年的"青春不朽",而今年的作文题三句话单独看很简单,但三句话涉及多个核心词,逻辑关联又是如何,需要学生慎思明辨。
简介:2016年6月7日上午11时30分,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落下帷幕,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也随之新鲜出炉。作为选拔人才载体的高考试题备受全国学者、教师的关注,其中被多数地区使用的新课标全国卷Ⅰ尤为如此。
简介: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具有如下特点:体现了命题者的时代关切,彰显了全球视野;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激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情感共鸣;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激发考生对科技时代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透射着浓烈的人文色彩;不仅为教学实践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而且对教育的终极旨归提出了重大课题.
简介:2016年各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较多地指向当下“我”的生活世界,较少指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世界以及自然世界;较多地指向经验世界,较少指向想象世界;较多指向“小我”世界,较少指向“大我”世界。部分试题的叙述视角存在着基于成人立场的问题,部分试题的题目过于煽情,不能从写作对象、写作的主要事件等角度表达。
简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简介:【真题回放】族群、人群、群众、群体,群的形态丰富多彩;群的便捷、群的力量、群的适应,群的挑战无处不在。微信平台可以汇聚相距遥远的一群亲戚;校本课程能够召集趣味相近的一群同学,大自然更能轻松招引热爱阳光的一群群旅友……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融入群的洪流。
简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各省市中考作文题选登
勿忘花开,静候生命的绽放——新材料作文题“勿忘花开”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题语料细节不可失真
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思辨
我们需要怎样的高考作文题
对江苏卷作文题质疑的质疑
由郑州市“一测”作文题谈“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
2016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旅行
从一道作文题看学生作文审题的思维品质
2016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两分
2015年全国二卷作文题“更具风采”的逻辑谬误
审读句群,对话材料——从语法和接受美学谈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审题立意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作文题汇总
审辨、界定、转化的智慧——江苏观点型高考作文题的理性审视
高考语文作文:“说”的层级与价值取向——从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谈起
培养理性思辨意识 呼唤主体价值复归——评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全国中考作文题简评——以2016年部分省市中考题为例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析及满分作文点评
2016年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展评
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