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记忆在情绪发生和调节中的作用,通过干预个体对负性刺激的记忆内容,研究了积极干预、消极干预和不干预三组被试在接受负性刺激后产生的情绪水平差异,以及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诱发情绪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干预类型对负性刺激诱发的消极情绪产生了一定影响:积极干预组和不干预组在消极情绪后测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消极干预组,积极干预组与不干预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认知方式、性别及干预顺序对诱发情绪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干预记忆内容可影响负性刺激诱发的消极情绪水平,接受积极干预比消极干预产生的消极情绪水平更低,因此对记忆内容的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产生的消极情绪水平。

  • 标签: 情绪水平 干预类型 负性刺激 认知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过不同的刺激后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术后疼痛程度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106例将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择期手术的ASAⅠ~Ⅱ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手术方式,使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D0~D2水平,采用镇痛-伤害性刺激监测仪测定麻醉诱导后无疼痛刺激(T0)、腹腔镜气腹(T1)、腹腔镜穿刺器(trocar)刺入腹腔(T2)、从胆囊床剥离胆囊(T3)、胆囊从腹腔中取出(T4)5个时间点的ANI数值。结果在保持相同麻醉程度的情况下,与未进行任何诱发是点T0比较,在运用不同诱发因素时点T1、T2、T3、T4的ANI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P<0.05),疼痛刺激越强,ANI的变化值越大。结论在通过腹腔镜将胆囊切除的手术中,ANI可以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疼痛情况,可将其运用在临床上反应术后疼痛的程度。

  • 标签: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术后疼痛 准确性
  • 简介:目的:研究视觉性刺激诱发男女生理、心理和认知性唤起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在观看外显性刺激时男女在生理、心理性唤起及大脑神经机制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大脑的认知功能等因素决定着男女性唤起的差异,特别是心理和认知因素对女性性唤起的影响更大。因此,对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应重点放在心理和认知方面,而不是单纯地应用药物。

  • 标签: 视觉性刺激 性唤起 性别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末梢灌注指数(TPI)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反应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60例患者,ASAⅠ~Ⅱ级,均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和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根据舒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3min后(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1min后(t4)、切皮前即刻(t5)、切皮后即刻(t6)、切皮1min后(t7)等各时间点连续监测记录末梢灌注指数(TP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等各指标,观察比较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变化。结果当出现伤害性刺激时,TPI迅速明显降低,而HR只在气管插管时显著增快,MAP只在切皮时显著升高。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及切皮后,均出现TPI谷值。无论气管插管还是切皮过程中,3组患者组间比较,TPI谷值出现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但MAP和HR等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结论TPI可无创、实时、有效地监测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末梢灌注指数 伤害性刺激 靶控输注 全凭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院行宫颈癌手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功能性刺激 多维康复护理 宫颈癌 膀胱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过表达A53T(Ala53Thr)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特性及对鱼藤酮引起细胞损伤的影响,探索α—synucle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寻找治疗药物潜在靶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过表达A53T突变型α-synuclein的SH-SY5Y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观察突变型α-synuclein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用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刺激细胞,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免疫印迹法观察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正常细胞形态上接近于梭形,过表达A53Tα-synuclein的细胞胞体变的肿胀,小的突起增多,甚至出现多种变异的形态;过表达A53Tα-synuclein的细胞生长较正常细胞缓慢,培养相同时间达到的细胞总数相对较少;4μM鱼藤酮处理两种细胞,过表达A53Tα—synuclein细胞损伤较正常细胞大,正常细胞随鱼藤酮处理时间的延长自噬相关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水平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A53T细胞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过表达A53T突变型α—synuclein具有细胞毒性,且与正常细胞相比更容易受到损伤,可能与自噬敏感性增高,加速自噬耗竭相关。因此增加突变型α—synuclein的清除或增加自噬合成的相关蛋白诱导自噬可能会成为PD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突变型α-synuclein 细胞毒性 细胞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5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用传统辅助训练方式进行治疗干预,而观测组采用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进行治疗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测组患者平衡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机体功能分数评定上,观测组患者数据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都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阶段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的临床效果十分优秀,值得大面积推广。

  • 标签: 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恢复
  • 简介: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采用学习-再认实验任务,考察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地震亲历者(13个大学生、13个中学生)对威胁性刺激(地震相关图片)再认时记忆偏向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额叶-中央区,中学生经历组在旧的地震图片上P300成分的潜伏期显著短于大学生经历组;在顶叶-枕叶,中学生经历组在旧的地震图片上的P300峰值和LPC波幅显著大于大学生经历组。(2)对于经历组,地震图片均比中性图片对经历组诱发了更大的P300和LPC波幅。表明地震图片对中学生经历组的效应比对大学生经历组更大,地震经历组对地震相关图片有记忆偏向。

  • 标签: 地震亲历者 记忆偏向 ER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刺激+多维康复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研究所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共有70例,在我院实施了宫颈癌手术,随机摸球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35例/组,于2020年8月~2023年12月入组,两组进行差异化干预,分析患者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管拔除时间早,残余尿量低,首次排尿时间早,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都呈现显著差异(P<0.05);生活评分中观察组干预后的分值比对照组高,且与之呈现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和对照组数据构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刺激+多维康复护理可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功能性刺激 多维康复护理 宫颈癌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便利取样法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利津县中心医院的择期腹腔镜手术者,取其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25例(男68例、女57例,年龄范围为20~65岁),记录患者麻醉前、气腹前、手术完成时的AN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确定数据间相关性。结果经方差分析,在不同时间点[入手术室5 min(T1)、麻醉诱导5 min(T2)、气腹后5 min(T3)、手术结束后5 min(T4)]的ANI[(50.56±5.28)、(66.42±3.72)、(75.26±6.74)、(73.46±5.72)]、SBP[(110.35±10.26)、(100.34±10.37)、(106.72±15.39)、(96.45±6.72)mmHg(1 mmHg=0.133 kPa)]、DBP[(75.56±4.67)、(62.56±7.38)、(67.52±4.31)、(70.52±5.41)mmHg]、HR[(76.12±10.56)、(70.42±6.96)、(56.34±6.32)、(72.33±5.69)次/min]、MAP[(86.42±0.89)、(76.42±1.07)、(97.52±0.75)、(78.52±4.39)mmHg]、SpO2[(99.52±0.99)%、(98.72±1.06)%、(96.42±1.11)%、(97.41±0.9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时间为横轴、ANI或血流动力学指标为纵轴,计算曲线下面积,ANI与SBP、HR、MAP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2、0.452、0.364,均P<0.05);以具体值计入统计,ANI在不同时间点,与SBP、HR、MAP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SBP=-0.349、-0.312、-0.526、-0.349,rHR=-0.339、-0.302、-0.496、-0.376;rMAP=-0.431、-0.328、-0.523、-0.411;均P<0.05);ANI与SBP、HR、MAP间均存在偏相关(r=-0.098、-0.243、-0.249,均P<0.001)。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ANI与SBP、HR、MAP存在负相关性,可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的监测指标。

  • 标签: 腹腔镜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血压 心率
  • 作者: 罗国群1马文敏1陈孟循1叶泉英2杨美琼1柳倩茹1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7期
  • 机构:罗国群1马文敏1陈孟循1叶泉英2杨美琼1柳倩茹11.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广东佛山52800;2.佛山市科技学院药理教研室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目的:探讨机械刺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机理。方法:将雌性小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刺激组,每组48只。对照组仅在动情期刮取子宫内膜1次,刺激组在动情前期先接受特制小号刮匙刺激子宫内膜1次,动情期再刮取子宫内膜1次。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的胞饮突的表达。结果:刺激组的胞饮突较对照组的胞饮突表达丰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增加胞饮突的表达,推测机械刺激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与增加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表达有关。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机械刺激效应(简称"蜜月期"效应)对后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81例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未开机刺激、仅有机械刺激的情况下,患儿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定义为存在"蜜月期"效应。所有患儿均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以及为期1年以上的随访(≥2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有无"蜜月期"效应及其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控制效果采用McHugh量表评估,Ⅰ、Ⅱ级(发作频率降低≥50%)为治疗有效,Ⅲ~Ⅴ级(发作频率降低<50%)为治疗无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有无"蜜月期"对疗效的影响。比较出现"蜜月期"的患儿中,治疗有效者与治疗无效者的"蜜月期"效应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8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81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中位数(范围)为27.6(12~47)个月。至末次随访,McHugh分级为Ⅰ级4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Ⅴ级16例。22例患儿出现"蜜月期"效应,其中Ⅰ、Ⅱ级共16例,Ⅲ~Ⅴ级共6例;"蜜月期"效应的持续时间中位数(范围)为23(10~115)d。比较不同McHugh癫痫疗效分级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有无"蜜月期"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16/22),而未出现者治疗有效率为67.8%(40/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中,治疗有效者比无效者的"蜜月期"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时间(范围)分别为28(11~115)d和13(10~15)d;U=9.000,P<0.01]。结论初步研究未观察到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迷走神经刺激术后出现"蜜月期"效应对疗效有影响,但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中,治疗有效的患儿"蜜月期"效应持续时间较长。

  • 标签: 癫痫 儿童 迷走神经 治疗结果 机械刺激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机械刺激效应(简称"蜜月期"效应)对后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81例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未开机刺激、仅有机械刺激的情况下,患儿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定义为存在"蜜月期"效应。所有患儿均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以及为期1年以上的随访(≥2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有无"蜜月期"效应及其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控制效果采用McHugh量表评估,Ⅰ、Ⅱ级(发作频率降低≥50%)为治疗有效,Ⅲ~Ⅴ级(发作频率降低<50%)为治疗无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有无"蜜月期"对疗效的影响。比较出现"蜜月期"的患儿中,治疗有效者与治疗无效者的"蜜月期"效应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8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81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中位数(范围)为27.6(12~47)个月。至末次随访,McHugh分级为Ⅰ级4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Ⅴ级16例。22例患儿出现"蜜月期"效应,其中Ⅰ、Ⅱ级共16例,Ⅲ~Ⅴ级共6例;"蜜月期"效应的持续时间中位数(范围)为23(10~115)d。比较不同McHugh癫痫疗效分级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有无"蜜月期"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16/22),而未出现者治疗有效率为67.8%(40/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中,治疗有效者比无效者的"蜜月期"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时间(范围)分别为28(11~115)d和13(10~15)d;U=9.000,P<0.01]。结论初步研究未观察到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迷走神经刺激术后出现"蜜月期"效应对疗效有影响,但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中,治疗有效的患儿"蜜月期"效应持续时间较长。

  • 标签: 癫痫 儿童 迷走神经 治疗结果 机械刺激效应
  • 简介:除个别报告外,国内外绝大多数作者(包括本文作者)均常规采用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的沿脊柱长轴的纵向刺激法(以下称“纵向正置法”),即他们相信包括脊髓在内的下行传导应是阴极兴奋(Pfluger极性法则,1859)。鉴于学术会议上对此曾有争论,本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脊髓电刺激 河南省人民医院 极兴奋 极性法 超强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