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髌腱末端病的作用,为髌腱末端病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提供可供临床参考的方案选择,为治疗髌腱末端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在PubMed、Medline、和CNKI数据库,分别以“patellartendon、quadricepsfemoris、terminaldisease”和“髌腱、股四头肌、末端病”为关键词,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检索1995年1月—2017年11月发表的有关髌腱末端病治疗的文章。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选择近期发表在较为权威期刊的论文8篇纳入分析。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髌腱末端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快速完善和发展相关治疗方法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手术等离子射频成形术治疗髌腱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8例髌腱末端病,男27例,女1例,左侧11例,右侧17例,行微创小切口射频成形手术治疗,切口长约1.5cm,肌腱专用射频刀头行肌腱打孔,射频成形。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临床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结合VAS疼痛评分,将疗效分为优15例、良10例、可3例。结论小切口等离子射频成形术治疗髌腱末端病创伤小,操作简单,不影响肌腱的完整性和生理强度,并且可促进肌腱的生理性恢复,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观察。方法按病例入选标准选出36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手术。结果36例均获得3个月~36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优28例,良5例,可3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髌前疼痛,1例并发膝关节伸直型僵直,经关节镜下松解后有效改善。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取材方便,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诊断方法在髌腱炎患者髌韧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髌腱炎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髌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检查;研究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及信度系数。结果研究组髌腱炎患者通过采用肌骨超声检查,髌韧带厚度(6.92±0.80)mm、髌韧带横截面积(1.45±0.30)cm2、信度系数0.92,与对照组(6.62±0.68)mm、(1.60±0.45)cm2、0.75相比较,信度系数为优秀(ICC>0.90),临床诊断结果差异较为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准确诊断髌腱炎患者髌韧带情况,其数值科学精确、信度系数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性因素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处的分布特点。方法将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切除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进行病理分析,常规石蜡包埋。石蜡标本,从输尿管切缘处开始切片,每个病例依次于切缘处、1/4处、2/4处、3/4处分别薄层切片(3um)(A,B,C,D组),进行病理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分布。分析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在各组中的分布以及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为A组>B组>C组>D组,距切缘越远越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证实神经性因素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手术中,可考虑通过冰冻切片检查输尿管离断处切缘平滑肌中神经纤维情况,从而充分切除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以减少术后的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供区不适的防治方法。方法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其中采用自体髌腱移植9例,余21例使用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均在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术后予科学的康复训练。经随访3-26月,以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实验、轴移实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9例采用自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经过术中髌腱供区植骨、与异体髌腱移植重建一致的康复训练,短、中期随访膝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差异。自体髌腱移植9例患者中出现2例膝部皮肤麻木,1例跪地疼痛,2例膝行疼痛,髌腱供区不适的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植骨修补髌腱供区表面缺损,结合康复锻炼可减少自体髌腱移植术供区的不适症状,尤其膝部疼痛明显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体治疗陈旧性髌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20例陈旧性髌韧带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体治疗加石膏托外固定;观察组行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体加双带线锚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萎缩情况及X线片。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股四头肌萎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复合体体治疗陈旧性髌韧带断裂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上移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髌腱挛缩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4例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髌腱挛缩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58岁,平均4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4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分类均为横断骨折,髌骨移位3—5cm,平均4.1cm。采用克氏针在上髌骨骨折块行骨牵引1~2周恢复股四头肌长度后,行胫骨结节上移双克氏针钢丝环绕和(或)髌骨爪固定术。结果4例患者术后获24~47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3.6个月(平均5个月)愈合。根据Bǒ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本组患者术前评分均为差(〈20分),末次随访时优2例,可1例,差1例。结论胫骨结节上移术可有效弥补髌腱挛缩长度,改善髌骨的运行轨迹,减少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力,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髌腱挛缩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联合全髌腱止点上移手术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HDP)患者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37膝)骨骺尚未闭合的HD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12膝)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需要进行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0~14岁,平均(12.1±1.4)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临床查体及膝关节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平片的适合角及外侧髌骨角评估髌股关节对合关系。结果10例(12膝)患儿平均随访23个月(12~3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6个月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均未出现感染及髌骨再次脱位等并发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77±9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6±6(t= −23.155,P<0.05)。髌股关节适合角由术前的72.4°±17.2°改善到末次随访的-7.5°±4.8°(t=21.392, P<0.01),外侧髌股角由-64.6°±9.4°改善为6.5°±3.7°(t=-22.874, P<0.01)。结论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全髌腱止点上移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初期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期间接收的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和探究组,每组38例。基础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探究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探究组的训练有效率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对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切实加强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