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中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及输血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1994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接受根治性及姑息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518例,依术中输血量(ml)由低至高分为5组(A~E),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及治疗方式对输血量的影响,以及输血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肿瘤Bor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分化程度间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1994年~2010年,以5年为间隔,输血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腹膜种植、肝转移、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根治或姑息切除)、根治程度、胃切除方式、联合脏器切除率、淋巴结阳性数显著相关(P<0.01)。姑息性切除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为(506.1±517.8)ml,显著高于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59.0±498.3)ml(P<0.01)。联合脏器切除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为(607.3±669.4)ml,显著高于无联合脏器切除患者的(275.7±369.8)ml(P<0.01)。A~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4、38.0、31.0、22.3、10.3个月,生存期随输血量增多显著下降(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远处转移、Bo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根治手术、术中输血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中输血量与肿瘤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根治程度、手术时间相关,输血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减少术中输血有益于根治术胃癌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度贫血早产儿200例,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输血量,观察组则实施高输血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后的临床指标(Hb、RBC、HCT、HR、RR),以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输血量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相关指标,还能在有效纠正患者贫血症状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重度贫血早产儿,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输血量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大剂量输血治疗,观察两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早产儿的心率为(135.5±9.4)次/min、呼吸频率为(45.5±5.7)次、红细胞计数为(6.25±0.25)×1012/L、血红蛋白水平为(140.4±5.5)g/L,参照组早产儿的心率为(160.5±10.9)次/min、呼吸频率为(65.5±5.2)次、红细胞计数为(5.36±0.28)×1012/L、血红蛋白水平为(105.6±5.8)g/L,与参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程度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34、17.959、16.427、30.164,P<0.05)。结论针对重度贫血早产儿给予大剂量输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早产儿贫血体质,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加速心肺功能的恢复,从而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推广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分娩的76例早产儿重度贫血,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高输血量治疗3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输血量治疗38例对照组患儿,对比高输血量和常规输血量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疗效。结果给予患儿不同输血量后,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心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给予患儿不同输血量后,两组患儿的血液Hb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的血液H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低,仅仅达到78.95%。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达97.37%。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重度贫血患儿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血液Hb值变化、家属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输血量治疗重度贫血早产儿的疗效显著,大大改善了患儿的症状,值得推荐。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指导的ABO同型血液储备无法满足需求时发生紧急抢救输血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探讨术中血液制剂用量与出凝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外科患者术中用血〉1600ml的病例218例,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A组,106例)和凝血功能异常组(B组,紧急抢救输注O型红细胞患者31例)和未输注O型红细胞患者(C组,81例),比较各组患者基本信息,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redbloodcell,RBC)、病毒灭活冰冻血浆(virus-inactivatedfrozenplasma,VIFP)、新鲜冰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P)、冷沉淀血浆(cryoprecipitateplasma,CP)、血小板(platelets,Plt)(ml),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数据;分析用血量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对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24h、3d、7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未结合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antiglobulintest,DAT)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安全和疗效。结果:A组和B组患者年龄及血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A型和AB型比例、输注RBC、FFP、CP和Plt量最高(P〈0.05);B组和C组的PT、APTT、INR、FIB明显异常(P〈0.05),与RBC、FFP、C的输注量相关(P〈0.05)。各组患者输血前DAT和不规则抗体阴性,输血后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C组患者输血后Hb与输血前无统计学差异,且输血后IBiL无明显升高(P〉0.05),提示紧急抢救输血安全有效。结论:术前凝血功能是术中血液制剂输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临床术前评估患者术中出血和用血的依据,而紧急抢救输注O型红细胞可以达到ABO同型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式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大、中型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80例.其中一组术中采用开放性输血,另一组采用限制性输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上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量平均(2.3±1.1)U,对照组平均(3.8±1.4)U;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3.8%),对照组发生11例(1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术中需要输血的患者而言,采用限制性输血效果更佳,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词开放性输血;限制性输血;不良反应;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differentbloodtransfusionmethodinpatientswithsurgery.Methods160casesoflargeandmiddlescaleoperGation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80casesineachgroup.Onegroupusedtheopenbloodtransfusion,theothergroupusedlimitedbloodtransfusion.Observetwogroupsofpatientswithsurgicalindicators,adversereactions.Results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anesthesiatime,reGcoverytimeandoperationtimebetweenthetwogroups(P>0.05).Bloodtransfusioninexperimentalgroupwas(2.3±1.1)U,thecontrolgroupwas(3.8+1.4)U;theadversereactions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3cases(3.8%),andthecontrolgroupwas11cases(13.8%).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Forpatientswhoneedbloodtransfusion,itisasafeandeffectivemethodtouselimitedbloodtransfusiontosavebloodresourcesandreGduceaKdevyersweorrdesactions.OpenBloodTransfusion;LimitedBloodTransfusion;AdverseReaction;ClinicalEffect中图分类号R1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81-02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拟行大、中型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超过400ml)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输血,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输血,比较两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输血总量及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可以更好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风险,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限制性输血以及开放性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术中输血病患20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各1000例。甲组实行术中限制性输血,乙组实行术中开放性输血。综合分析两组的输血情况,比较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人均输血量为(2.2±0.3)U,明显比乙组的(3.4±0.7)U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输血率为4.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比乙组的7.1%、12.6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麻醉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与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术中采取限制性输血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输血率,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中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对比效果,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所收治的需要实施手术输血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给予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方法,通过血气分析仪来分析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经过实际实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输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手术当中需要输血的患者采用限制性输血,能够有效节约血资源,减少不必要输血与输血不良反应,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背景:腰椎手术常伴随大量失血,且失血形式不仅局限于术中可见的显性出血,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同样意义重大。目的:通过对腰椎多节段内固定术术前、术后即刻血常规的监测,以及手术过程中显性出血的准确计算,研究腰椎多节段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隐性失血的情况,从而更科学地了解患者失血量变化,及时纠正贫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统计患者身高、体重、手术节段及手术当天早晨及术后1h内血常规检查结果以获取患者血细胞比容信息,并准确测量手术前后纱布重量、术中液体冲洗量及吸引器内液体量。根据以上数据,通过Gross方程计算患者术中显性失血量、理论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共纳入78例患者,男34例,女44例,平均年龄(55.3±15.2)岁。手术时间(134.2±30.0)min,麻醉时间(162.0±32.5)min。患者理论总失血量为(726.5±276.3)ml,其中显性失血量(396.6±155.3)ml,隐性失血量(329.8±234.6)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42.3%。结论:腰椎多节段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存在大量隐性失血,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单纯靠显性失血评估患者贫血及循环情况。重视隐性失血、准确评估患者失血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术中开放性输血及限制性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大中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开放性输血,观察组主要采用限制性输血,对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4(16.43%)、输血量390U、并发症发生率24.43%、死亡率7.8%,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1(2.3%)、输血量300U、并发症发生率6.32%、死亡率1.2%,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大中型手术患者采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有效的节约血液资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2008年1月-2015年6月本研究组收治的需要术中输血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术中开放性输血,观察组实行术中限制性输血,对比两组平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限制性输血较开放性输血优势明显,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手术和术后恢复无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中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405例,根据术中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36例)和未输血组(36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术前检查资料、术中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基于模型预测概率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价模型的区分能力。结果405例患者输血率为8.9%。与未输血组比较,输血组女性、贫血、低钙血症占比较高(P<0.05),吸烟占比较低(P<0.05),术前Hb、Hct、Ca2+、白蛋白较低(P<0.05),术前AST、ALT较高(P<0.05)。与未输血组比较,输血组麻醉时长、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中白蛋白总量、输血量、补液总量、失血量、尿量较多(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比值比(odds ratio, OR)=6.43,P=0.001]、低钙血症(OR=2.52,P=0.030)、失血量多(OR=1.01,P<0.001)、女性(OR=3.46,P=0.004)、手术时间长(OR=1.01,P=0.022)为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的AUC值为0.856,敏感度0.750,特异性0.875。结论贫血、低钙血症、失血量多、女性、手术时间长是肾移植手术术中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